文档详情

必修一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解析.ppt

发布:2017-04-03约6.86千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2]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是活细胞 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 液浓度 . [课堂笔记] 选  据题干信息可知:一段时间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在该时段内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是活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导致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才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后来由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 ,使细胞液浓度增大,KNO3溶液浓度下降,当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D 判断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规律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 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 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溶质可穿膜的溶液中细胞会发生先质 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②在溶质不能穿膜的溶液中细胞只会发生 质壁分离现象,不能自动复原。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现 象,但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不再复原。 1.植物选择性吸收的实例 同一植物吸收不同离子 不同植物吸收同种离子 ?有差异?植物细胞膜对无 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选择性吸收的原因分析 (1)内因——遗传因素 不同生物DNA不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 量不同 ①植物吸收的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与溶液中离子 的种类和数量不成比例 ②植物对同一种盐的阴阳离子的吸收存在差异 (2)外因——主要影响呼吸作用 土壤中O2含量 温度→呼吸酶活性 ?细胞呼吸ATP的生成? 主动运输 影响 影响 (3)土壤中O2含量与无机盐吸收的关系 ①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根吸收 离子的速率随氧分压的升高而加快。 ②BC段表示当氧分压增大到一定值时, 根吸收离子的速率不再随氧分压升高而 加快,这是由于根吸收离子还与根细胞 膜上载体的数量有关。   在O2浓度为零时,可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因此曲线不能从原点开始。 [例3] 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 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氧分压为15时,曲线A→B段将延伸为M2 B.氧分压为0和10时,根细胞呼吸所需的酶有所不同 C.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对K+的吸收, 曲线将延伸为M1 [课堂笔记] 选 番茄根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氧分压由0增至10,细胞呼吸的方式由无氧呼吸变为两种呼吸方式兼有再变为有氧呼吸,所需要的酶是不完全相同的。曲线在氧分压较低时随着氧分压增大反而下降,是因为无氧呼吸速率减弱而有氧呼吸不强。A→B段对K+的吸收速率总体上的趋势是上升,ATP是限制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B点以后,中耕松土虽然提高了氧分压,但由于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K+的吸收速率并不能继续提高,曲线将延伸为M2。 D 回 顾 考 情 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考查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验证分析及应用。如2009年广东 卷第31题,以实验和识图形式考查细胞膜的通透性, 2008年江苏卷第33题以实验题形式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 能否通过半透膜。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如2009年江苏卷第30题 以实验分析题形式考查质壁分离。2009年山东卷以简答题 形式考查了无机盐与无土栽培的内容。 瞻 望 考 向 在2011年的高考中,结合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无土栽培、盐碱地改良及无机盐离子的吸收等内容进行考查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命题设计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  ) 请据图回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