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ppt.ppt

发布:2016-06-27约7.2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对位训练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无变化 1 mol/L醋酸溶液 ④ z 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 1 mol/L KNO3溶液 ③ 无变化 y 质壁分离 0.5 g/mL蔗糖溶液 ② 质壁分离复原 无变化 x 0.3 g/mL蔗糖溶液 ① 滴加清水5分钟 再过5分钟 5分钟 实验组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D 解析 洋葱表皮细胞在0.3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在0.5 g/mL蔗糖溶液中会因质壁分离失水过多而死亡。在1 mol/L的KNO3溶液中,由于K+和NO 能选择透过膜,故发生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由于K+和NO 进入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增大,因此滴加清水后,体积稍增大。放入1mol/L醋酸中会杀死细胞。 例.(2011·新课标全国卷,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C 在实验中要始终保持细胞活性的实验有 解析 将两份完全相同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放入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放入蒸馏水中的外表皮细胞因吸水较多,而使甲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乙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由于甲组细胞的细胞液与0.3 g/mL蔗糖溶液的浓度差小于乙组细胞的细胞液与0.3 g/mL蔗糖溶液的浓度差,所以乙组细胞水分渗出量多;水分是通过渗透作用进出细胞的,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不消耗能量,为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 排雷 失水或吸水的多少和速率主要取决于浓度差的大小。 1.在实验中要始终保持细胞活性的实验有 方法体验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及拓展应用 ⑴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⑵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⑶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⑷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拓展⑴判断细胞的死活 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 ⑴判断细胞的死活 方法体验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及拓展应用 镜检 待测细胞+分离剂——→ 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活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 实验单一变量:待测细胞的生活状态。 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 ——→细胞液 浓度范围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 溶液的浓度范围之间 ⑵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分别镜检 实验单一变量:不同浓度的分离剂。 ⑶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分离剂——→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判断质壁分离速度(或细胞液浓度) 镜检 实验单一变量: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第 四章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知识网络 浓度差 伸缩性 选择透过性 原生质层 浓度差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动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 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反之,则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例 (三)渗透装置 例.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必然具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引领 C 两组概念 解析 半透膜是指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膜。半透膜不一定是活的生物膜。如玻璃纸即为没有活性的半透膜。活的生物膜不仅具有半透性,还具有选择透过性,只有被细胞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就必然具有半透性,而且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