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_2012101909562335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第1课时)
自学质疑
一、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32—38。
二、结合学习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自主解答几道题目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 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2、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迫使我们不得不强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结合事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立即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理解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能列举事例说明人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综合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有关图表,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后果,提高读图分析能力。了解自身所在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培养实践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填写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A B C D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是基础, 是条件, 是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与 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 ,更要追求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倡导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 _______。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以
为目的,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3)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②工作、技术人员 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
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是由哪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也就是说发展不能以耗竭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质量、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即“权利”,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符合这一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即“义务”,因为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现在的环境问题已由地区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全球携手加强合作)、阶段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源的分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时间上的公平又叫“代际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空间上的公平也叫“代内公平”,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是平等的,人类的发展不应该危害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的资源,同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并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协作和合作关系。
阶段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应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可持续发展阶段 发展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的责任 发展中
国家 初级阶段 经济发展,并开始关注
资源与环境问题 少,次要责任 发达国家 高级阶段 经济、社会与环境的
协调发展 多,主要责任
(板书)
教后反思:略
高二上学期地理教案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