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说教材《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和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的延伸,也是学生学习更大的数的比较的基础。二、说学情《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掌握了百以内数和千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但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力较差。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比一比活动中,使学生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包括万)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一个大数的近似数。2、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特点,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本课的学法指导突出以下两点: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填一填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获取有关数比较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明年暑假,李老师小带家人去爬山,李老师想爬那座山呢?你们来猜好吗?(课件出示五岳的名称及高度数值,书上第7页图片),这是我国五大名山,也称五岳,李老师想爬的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山。师:我们要知道五岳中最高的是哪座山,就要对这几个数进行大小比较。生活中还有许多数进行大小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熟的大小”。比较时会用什么符号?(﹤、﹥、﹦)(板书课题: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二)探究新知: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师:出示1347和956这两个数,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指名说理由。师:总结并板书——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大。2.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师:出示2155、1492和2530、2350两组数据,怎样比较每组数据中两个数的大小?在小组内比较自己是怎么比的。指名回答:预设(1)2155大于1492,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2)2530大于2350.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师:如果百位上的数也相同呢?师生总结:位数相同,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板书)(三)应用知识,拓展视野教材第7页把我国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用“﹥”连接。教材第7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做,然后指名说想法。猜一猜:第8页的“猜数游戏”。抽卡片游戏。教材第8页的第4题。师出示卡片2、5、8、0,问如果要抽最大的数千位上抽几?为什么?指名答,百位、十位、各位呢?生答。师:若抽最小的数个位数抽几?十位、百位、千位呢?你还能抽出比8520小又比2058大的十位数吗?学生说结果后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设计意图:这一道题是一个综合体,更是一道巩固提高题,主要是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七、说教学反思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大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