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区高考研讨会.ppt

发布:2017-01-18约1.9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程下物理高考改革的趋势 渭滨教研室 张若杨 2008-8 * * * 一.江苏卷的四大特色 1.试卷长度缩短,突出物理核心内容,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 2008高考的试题量由2007高考试题量的19题缩为15(或为16)题。必修1、必修2的核心内容共5个: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3,7)、机械能和能源(5,9,11)、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1,13)、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即所谓的力学。选修3-1、3-2的核心内容共4个:电场(6)、电路(10)、磁场(14)、电磁感应(7,15),即所谓的电学。江苏卷在突出主干知识时都强调双基落实,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并依此作为命题的重点。第2题是传感器,第4题是门电路,这样在必考内容中除“交流电”及“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试题覆盖所有新课标各模块的二级主题。另外,选考内容也有较好的覆盖性。 2.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突出力学的核心地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力学是整个物理学最重要是组成部分之一,力学知识贯穿于物理学的各个部分。因此,要学好物理学,首先就一定要学好力学。常有人来问我,学习物理的关键是什么?我总是要求他化大力气学好力学,彻底搞清楚力和运动的关系。这既是一条学好物理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捷径。这就是我对新课标教材体系编排的理解。纵观2008物理高考江苏卷,从选择题、实验题到计算题,甚至最后一道电学题导体棒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就是解题入门的一道槛。 3.体现能力立意和对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提出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三维目标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可以解读为:知识与技能是对知识的要求,过程与方法是对能力的要求,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对能力要求的升华。新课标三维教学目标中后两个目标都是对能力的要求。 例如:江苏卷第8题是自感、电路的综合题。 × × × B a b I0 C A 2I0 c b m 3m a v mg mg 又如江苏卷第9题,考查a、b球状态的牛顿定律,过程的功能关系以及重力对b球做的功率在某一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江苏卷试题14:在场强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在O点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此曲线在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任意位置P(x,y)处的速率v.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第一次下降的最大距离ym. x o y .P(x,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 (3)当在上述磁场中加一竖直向上场强为E(E>mg/q)的匀强电场时,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后获得的最大速率vm. 图3 × × × × × × × × × × 0 x y + v2 v1 fm1 fm2 mg 解法二(运动合成法):带正电小球的初速度为零,处于图3所示互相垂直的重力场与匀强磁场B中,释放后受重力的作用,粒子将会加速,一旦有了速度又将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改变方向,故粒子将做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 解法三(微元累积法): 小球由静止释放做曲线运动如图, 在任意点p,动力学方程x方向的分量式 改写成 ,两边对释放到最低点求和,得到 mvm=qBym ……⑧ 0 ax y ym ⊙p vy 图4 x ×B 4.注重实验的操作性和探究性 江苏卷第10题电阻定律的实验: (1)是螺旋测微器的使用;(2)是数表处理;(3)是电阻定律的计算。 第11题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 (1)是公式计算;(2)是数表处理;(3)是图线描绘;(4)是实验误差探究。 这些内容考察考生是否真刀真枪地操作过,实验中是否认真处理数据,实验后是否对照原理与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和探究。 另外选修3-5考查了一些演示实验和历史上的经典实验,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2008全国高考物理题扫描 1.上海综合能力测试(理科)共55题,也有文科内容,侧重理科。其中物理高考题目强化实验教学 ,考查分析判断能力,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 2.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①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实际,联系中 学生实际,将双基的考查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 ②几年以来,北京高考试题的素材真正做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凸现课改理念。每年北京主观题第一题是源于教材、传统经典的;第二题是高于教材、陈题翻新的;第三题是建构模型、情景新颖的。 3.其它高考卷一瞥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