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验小学十四五发展规划.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与现状
一、学校发展概况
**实验小学创办于?1949?年,1997?年、1998?年、2004?年先后合
并了解放小学、林业小学和电厂小学,是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规
范的小学。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数?2323?人,设有?42?个教学班。在职教师?169
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在职教师中,已评小中高职称?13?人,已评
小高职称?86?人。
学校坚持“翰墨飘香,立字立人”的办学理念,构建“立字立人”
学校文化体系,升华师生境界,建设内涵式发展学校,缔造精神家园,
立字树人,以字化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使
素质教育在持续发展的路子上形成了良性循环。这些理念文化已成为
学校建设的品牌和亮点,引领着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并不断焕发
出新的思想活力,奏响了水小和谐发展的交响曲。
二、学校办学优势
1、?学校有以“翰墨飘香,立字立人”为长期的办学理念,有优
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有深厚的学校文化积淀,是区域内的卓越名
校。
2、学校拥有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创
新、求真务实,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广大教师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有着为学校的发民努力奋进的精神。有中高?人,小高?人,其中省级
学科带头人?人,省级骨干教师?人,地级学科带头人 人。
3、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拥有较为成熟的体系,并在良性运
行。
4、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德育特色、校本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和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5、学校拥有功能较为齐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
6、学校长期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
三、学校面临的挑战
学校还没有提炼出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亟待建设既有
“四立”共性又有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场地及活动室严
重不足,学区不断扩大,学校生源呈现复杂化;班额较大也
为学校管理与教学带来压力。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处于起步
阶段,需要加强网络办公平台建设与教师信息教育技术能力
的培训与提高。由于编制已满,新进年轻教师较少,教师队
伍活力减弱;教师教学视野不够开放,部分教师居于名校所
给予的优越感,忧患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与创新意识不强,
教学研究意识及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亟待提高。
1、外部因素
(1)?随着城市格局调整,学校原有的区位优势正在逐年丧失,
而周边学校却在悄然崛起。
(2)随着“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在教育政策重新调整的背景
下,学校的办学也不再有政策支持的优势。
(3)社会与家长的教育意识在不断成熟,对学校教育的关注也
正逐步强势,学校办学新的压力点正在逐年增多。
(4)因地处城市中心,择校现象严重,造成各班都是大班额的
困境,学生互动
2、内部因素
(1)作为城区的重点小学,办学长期处于高位运作状态,随着招
生政策的变化,招生逐年扩增,办学规模扩大。对学校管理是新的挑
战。
(2)部分教师的集体或公共意识不到位,个体利益被凸显出来,
规则程序被漠视或淡化,学校的办学理想与追求弱化,学校管理与教
学的标准被降低。
(3)教师老龄化,教师观念还较为陈旧,眼界不宽,满足现状,
不思改变。年龄断层,缺乏合理的教师层阶。新分配的青年教师很少,
学校缺乏活力。
(4)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新生代的学生有新的特点,但教师的
观念、方法不能与之相适应。
(5)学校设施、设备使用年限长,需要不断更新。
这些都需要学校去面对,去改变,去重塑,去提升。
3、新增因素
随着新天地分校的成熟和水北分校的新建,以及准备新建的第二
实小,小片区管理将成为趋势,给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动力,同
时也带来了压力,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也将面临新的问题:
学校原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受到稀释,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
的发展需求,能否继续保证原有的品质并实现新的发展?课程改革的
各项要求和措施如何能得到保质保量地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
质量能否继续提高?这些不仅仅是社会、家长和领导关注的问题,也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在课程建设、办学模式、教育
教学模式、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认真
研究、大胆实验、努力探索等等。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四、办学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政策、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地域特点、学校历史文化积
淀、学校现状及未来规划等众多因素,学校进一步突破原有的思考,
不断丰富,不断回归教育本真。学校再次凝结全校师生缔造现代名校
的理念精髓,表达了我们对教育为“人”的深刻思考,继续以“立德
树人,力臻卓越”为办学理念,着力塑造丰富独特的“立德”文化,
即德才兼备、臻于至善的品学修养,以趣为源、善学笃行的求知方法,
自我观照、坚韧内省的慎独精神,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和谐理念,
择地而耕、择向而行的人文情怀,善建不拔、善抱不脱的教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