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闻图片”是“国家记忆”的重要形式。下列一组新闻图片最贴切的主题为:
A.破冰之旅 B.一国两制 C.走出冷战 D.改革开放
2.14世纪时,一些学者对教会进行攻击和嘲讽,他们揭露的和攻击的对象是教会出现的弊端,要求恢复到基督教原始真义上,提倡将人的价值纳人到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应有的地位,从而达到人性和神性的统一。材料表明
A.思想领域兼有新旧时代双重特色
B.人文主义者勇于挑战教皇的权威
C.人文主义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D.学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宗教观
3.下图是关于国际联盟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国联的实质问题是
A.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
B.纲领含糊不清,自相矛盾
C.建立在重重矛盾之上
D.大国操纵,无法为和平作出真正的贡献
4.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B.大力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适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5.古希腊文对历史的定义是“经过调查研究的纪事”,下列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A.《荷马史诗》《历史》 B.《史记》《历史》
C.《汉穆拉比法典》《史记》 D.《吉尔伽美什》《史通》
6.成立于1993年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全区综合发展水平连续多年蝉联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位列中西部第一位。当初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加强对合肥周边的辐射作用
C.服务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D.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出口产品
7.1979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牌价提高了21.19%,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700亿斤,减少了55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400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300斤的一律免购。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推行包产到户
C.给予农民政策优惠 D.积极应对农业困境
8.1919年4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B.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
C.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D.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
9.在美国,众议员和国家主要官员由民选产生,任期有明确限制,还赋予议会弹劾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行政官员的权力;州政府和地方官员,绝大多数也是由民选代表或代理人组成。这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10.明史籍记载:“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正德九年(1509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船,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材料反映了
A.明朝改变了重农抑商
B.政府己废除了海禁政策
C.明朝海禁政策的松弛
D.明朝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11.东汉光武帝时规定,对被察举的茂才和孝廉,地方要先给予一定的官职进行试用,考核合格后才能举荐到中央。这一规定
A.打破了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
B.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C.增加了全国学子出仕的途径
D.扩大了地方政府选官权力
12.如图为某年“老新闻”目录,同样可以编入该目录下的老新闻是
A.中华民国新纪元
B.讨袁声中之上海
C.破天荒之工人总同盟罢工
D.九国太平洋会议消息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教育与社会变迁
教育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不同时期,教育呈现出不同特点,折射出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成立……最初只有英文、法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摘编自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