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 38《雁》说课稿1 沪教版.docx

发布:2024-10-25约3.5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语文下册38《雁》说课稿1沪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雁》是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理解课文《雁》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

3.学习课文中关于雁的生活习性、特点的描述,了解雁的群体行为和迁徙规律。

4.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学生的词汇和句式运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雁》,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雁的文化象征意义,以及课文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

4.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自然界的和谐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掌握课文《雁》中的生字词和关键句型。

2.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雁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2.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解决办法:

1.生字词和关键句型: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查找并标注生字词,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和句型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2.课文主题理解:通过问题引导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旨,如雁的象征意义,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步理解。

3.修辞手法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4.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情感代入,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感受和经历。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讲解课文《雁》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文中场景,体验文中情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雁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美。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促进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雁》。请大家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蓝天白云下翱翔的画面。是不是很美?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将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作者对雁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

2.课文朗读与感知

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在朗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作者对雁有哪些赞美之词?

-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朗读结束后,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答案。

3.课文内容理解

-第一段,作者怎样描绘雁的起飞和飞翔?

-第二段,作者对雁的群体行为有何描述?

-第三段,作者怎样表达对雁的敬畏之情?

在分析过程中,我会适时提问,请大家积极思考并回答。

4.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课文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它们如何突显主题和情感?

我会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大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5.课文主题探究

-课文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赞美雁?

-课文中的雁有哪些象征意义?

我会引导大家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6.情感体验与分享

现在,我们来谈谈自己对课文情感的体验。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可以分享一下吗?

我会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

7.小结与作业布置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同时,布置以下作业: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关键句型。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雁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请大家按时完成作业,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作业交流和总结。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