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7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紫藤萝瀑布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17紫藤萝瀑布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春季学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紫藤萝瀑布》,学生能够提升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包括基本的汉字书写、词汇积累、句子结构和简单的修辞手法。然而,对于本课所涉及的散文阅读、景物描写和作者情感体验等,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自然美景和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阅读速度和理解深度仍有待加强。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感受,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吸收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更习惯于逻辑分析和深度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紫藤萝瀑布》时,可能会遇到对某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困难,以及对作者情感把握不准的问题。此外,对于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人生哲理的领悟,学生可能感到抽象,难以把握。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关注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情感的抒发,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并准备相应的课文《紫藤萝瀑布》。
2.辅助材料:收集与紫藤萝瀑布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用于激发学生兴趣和丰富教学内容。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白板等电子设备,以便展示教学资料和进行课堂互动。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学生交流讨论,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微笑着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这篇美文,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在上课之前,请大家闭上眼睛,深呼吸,让我们一起放松心情,准备好迎接这场心灵之旅。”
2.学生们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着老师的引导,放松身心。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老师打开投影仪,展示课文《紫藤萝瀑布》的标题和作者,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标题‘紫藤萝瀑布’有什么想法?你们认为这篇文章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3.学生们积极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标题暗示了文章将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
三、分析课文结构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2.老师提问:“同学们,请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并说明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生们找出中心句,并回答: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赞美之情。
四、探究课文主旨
1.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你们认为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主旨?”
2.学生们积极思考,回答:作者赞美紫藤萝瀑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老师总结:“确实如此,作者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1.老师提问:“同学们,请找出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2.学生们找出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3.老师讲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六、品味课文语言
1.老师提问:“同学们,请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
2.学生们找出美的句子,如:“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丝如缕,如烟如雾。”
3.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七、讨论作者情感
1.老师提问:“同学们,请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如:作者对紫藤萝瀑布的赞美之情,体现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3.老师总结:“是的,作者通过描绘紫藤萝瀑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反映了她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八、总结全文
1.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全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主旨和作者情感。
2.学生们积极发言,总结出:课文赞美了紫藤萝瀑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九、拓展延伸
1.老师提问:“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