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是由于强大暴力导致,骨折多数为粉碎性、碟形或者近似于横行,因此骨折断端的移位明显,软组织的受损极为严重,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1]。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44±4.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0.59±4.1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情况等基础资料采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钢板内固定治疗,硬膜外麻醉满意后取大腿外侧的切口或者前外侧的切口,以骨折的断端作为中心将皮肤切开暴露皮下组织并显露出骨折断端,清除凝血组织使用6-12孔加压钢板放置在股骨外侧或者前外侧,使用电钻进行打孔并采取螺丝钉固定。
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先对污染和感染组织进行清创,由大腿外侧的切口暴露出骨折端,并在直视下进行开放复位并用髓腔钻扩大髓腔,将导针靠近折端的髓腔逆行进入直接到达大粗隆的内侧穿出,扩大皮肤开口后使用髓内钉顺导针尾部进入髓腔穿过断端,针头部位超出骨折线10cm,固定好远端的锁钉,适当的使用滑锤加压后靠近近端的锁钉进行固定,被动活动无异常后放置胶管进行引流,关闭切口。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分为优:关节活动范围超过120°,伸直受限为0°,内外翻低于5°,行走无疼痛;良:关节活动范围超过120°,伸直受限超过0°,内外翻超过5°,活动有轻微疼痛;中:关节活动范围低于75°,伸直受限超过10°,内外翻超过5°,活动是疼痛较重;差:关节活动范围低于50°,活动时疼痛严重[2]。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 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 见表2。
3 讨论
股骨属于负重骨,两端是大关节,附着的肌肉力量较大,在粗隆下部和股骨髁上部的应力集中,股骨干骨折具有以下特点:由于股骨承受的应力较大,因此强大的肌肉拉力会让股骨承受的应力增大3倍,股骨干骨折后肌肉牵拉、暴力冲击和重力作用能够产生不同的移位,因此采用传统的外固定方法容易发生膝关节僵直等一系列并发症[3]。
我院选择了交锁髓内钉治疗,该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出血少等特点,髓内钉固定使用的是中央型内夹板固定,而骨折在固定后对于骨骼力学的传导是采取应力分享式,因此作用力是均匀的分散在骨干中轴上,因此对于肢体的生物力学干扰很小,不会发生折弯和便血,而且髓内钉内固定的固定更为牢固,因此可以早期接受关节的功能联系与肌肉康复锻炼,因此并发症发生较少[4]。
综上所述,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治标.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7):2317-2318.
[2]宋善新,牛东田,周果.交锁髓内钉治疗48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103-104.
[3]黄聪超.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6例[J].广西医学,2013,35(1):117-118.
[4]陈凯,陈茂西,王仲夏,等.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4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