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绿色食品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
地方标准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江西省地方标准集中复审工作的通知》(赣市监办标〔2021〕4号)要求,对DB36/T920—2016《绿色食品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起草修订。
(二)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铅山县农业局。
二、制定(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2016年,《绿色食品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标准号DB36/T9210-2016)标准发布实施后,规范了红芽芋早熟栽培的标准化生产流程,提高了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模式的推广普及面积,丰富了铅山红芽芋的上市时间,对铅山红芽芋分批上市和标准化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铅山红芽芋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新装备、新栽培模式的研发改进,经过实施验证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地方标准已不再适用,为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及时修订标准,更新规范栽培技术规程,事关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铅山对外新形象。因此需要对本标准进行起草修订。
三、主要起草过程
本标准的修订小组江西省江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铅山县农业局等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
从承担标准修订任务开始,标准修订人员组成了标准修订工作组,工作组收集了近年来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模式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标准的修订意见。收集最新的国家相关政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江西农业大学、铅山县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铅山县强农蔬菜专业合作社、铅山县紫文蔬菜专业合作社、铅山县河丰芋豆专业合作社等23个合作社就红芽芋早熟技术模式进行了交流并征求了修改意见。标准编制小组对大量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后,对原有标准进行起草修订。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一)修订标准的原则
进一步加强规范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提高早熟红芽芋的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红芽芋产品品牌,更好地为铅山红芽芋产业发展服务是制定本标准的首要原则。
(二)修订标准的依据
主要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份: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和内容修订。标准编写主要依据和参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进行修订,无冲突。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
(一)主要条款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红芽芋早熟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要求;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采收;
——生产档案;
——子芋分级;
(二)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修订。
本文件与DB36/T920—201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结构调整及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为: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模式及英文翻译(见文件封面)
——修改了5.2.1中基肥用量改为:“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1000kg/667m2或生物有机肥300kg/667m2,复合肥20kg/667m2作为基肥。”(见5.2.1)。
——删去了原标准5.3.2.2催芽部分。
——修改了5.4.1中定植时间,改为“1月上旬至2月下旬”。
——修改了5.4.3中定植方法中地膜种类,改为“定植完成后及时覆盖黑色地膜或黑色无纺布。”。
——修改了5.5.3中中耕培土部分,改为“当红芽芋长到约50cm时揭膜追加30kg/667m2复合肥并浅中耕培土,培土厚度一般在5cm~10cm。”。
——增加了9子芋分级部分。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无重大意见分歧。
七、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依据本标开展红芽芋早熟栽培,能够提高早熟红芽芋的产量及品质,规范红芽芋产品质量分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无。
《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修订小组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