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金融法概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金融法
第一节金融法概述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三节 商业银行法
第四节 政策性银行法
第五节 银行业监管法
第一节金融法概述
1金融法的概念
2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3金融法的渊源及体系
4金融体制与金融立法
1金融法的概念
1.1金融和金融关系
1.1.1金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1.1.2金融关系的概念及其含义
1.2金融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1.2.1概念
1.2.2调整对象
1.3金融法的本质、特点及功能
1.3.1本质
1.3.2特点
1.3.3功能
1.1金融和金融关系1.1.1金融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1)金融的概念
(2)金融的形式
1)直接金融 ;2)间接金融
(3)金融的产生条件
1) 金融产生的前提;2)多种信用形式的出现;3)银行等专门金融机构的出现。
1.1.2金融关系的概念及其含义
(1)概念
指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和金融监督管理活动过程中,同其他金融主体之间发生的与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相关联的各种经济关系。
1) 金融监管关系;2) 金融交易关系
(2)特点
1)金融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2)金融关系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的经济关系;3)金融关系的参与者除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还有其他金融主体
1.2金融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1.2.1概念
(1)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总称。
(2)在金融法总称下面,可以将有关金融监管与金融交易关系的法律分为银行法、证券法、期货法、票据法、保险法、外汇管理法等具体类别。金融信托属于金融法的范畴,而普通的、一般性的信托,属于民法范畴。
(3)我国没有以“金融法”来命名的单独的某个法律。
(4)上述的金融法律、法规等都是具体的规范,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直接调整金融关系。
1.2.2调整对象
金融关系
(1)金融监督管理关系
(2)金融交易关系
1.3金融法的本质、特点及功能1.3.1本质
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是一国社会各阶层利益再分配、再调节的一种发式,是统治阶级实行经济政策、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
1.3.2特点
(1)金融法的系统性
金融法调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由于金融业有“连锁反应”的特点,所以,金融法对金融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作用。
(2)金融法的宏观调控性
1)金融法是调整金融交易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所以,比较其他商法和民法,具有更明显的宏观调控性
2)金融法的宏观调控性还表现在国际层面上
3)金融法的宏观调控性还涉及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3)关注资金流通的效率性
金融业中资金融通及效率具有重要性
(4)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的特点
(5)具有融合公法和私法,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法的特点
(6)具有强行性、准则性特点
(7)具有调整范围越来越广、法律内容日益增多的特点
1.3.3功能
(1)确认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2)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实现资金融通的个体效益目标和社会整体效益目标的统一
(3)确定金融宏观调控目标,规范金融调控、管理、监督行为,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监管体系
2 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2.1含义
是金融立法的指导思想,是调整整个金融关系、从事金融监督管理活动和金融业务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2.2我国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1)统一管理金融、实行管理和经营分离、加强和完善国家金融宏观调控职能的原则
(2)在稳定币值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则
(3)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开展适度的金融竞争的原则
(4)完善金融市场,提高资金运营效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5) 维护金融业稳健的原则
(6)在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
3 金融法的渊源及体系
3.1渊源
3.2金融法律关系
3.2.1概念及特征
3.2.2构成要素
3.2.3金融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3.2.4金融法律关系的保护
3.3金融法的体系及主要内容
3.3.1金融法体系的含义
3.3.2主要内容
3.1渊源
(1)指金融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我国金融法的渊源有
(2)国内渊源:宪法、金融法律、金融行政法规、金融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自律性规章
(3)国际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3.2金融法律关系3.2.1概念及特征
(1)是由金融法律规范调整的在金融监管活动和金融业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2)特征
1)金融法律关系是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