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农业金融.ppt

发布:2020-01-12约8.49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章内容 8.1 农业金融财政概览 8.2 农业税收与财政支农 8.3 金融市场与农业投融资 8.1 农业金融财政概览 8.1.1 金融与财政 8.1.2 投融资理论 8.1.1 金融与财政 金融 财政 金融 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金融的两个特点是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收益在时间上的分配,决策制定者或者其他人通常事先并不知道。 金融的基本原则是体系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们的消费偏好。企业和政府等经济组织的存在是为了便于实现最终功能。 家庭面临四种基本金融决策 储蓄决策:将收入的多大部分储蓄起来,以备日后之需? 投资决策:如何投资用于储蓄的金钱? 融资决策:家庭在何时及如何使用他人的钱来完成消费和投资计划? 风险管理决策:如何减少家庭面临的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如何减少风险? 财政 财政 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要和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 广义地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地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收入分配 为了实现公平分配,在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和转移性支付来进行的收入再配置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 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基本需要的概念。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只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一,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第二,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功能。 第三,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农业、能源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组合。 第四、财政应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8.1.2 投融资理论 投资分类(按照投资对象、投资主体、投资工具等划分)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 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等 投资与经济增长 投资的乘数作用——指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增长的倍数 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思提出,凯恩斯用来研究投资变动对收入的乘数作用。 △GDP=△I·K (1) K=1/(1-△C/△Y)=1/(1-消费增量/收入增量) =1/边际储蓄倾向(2)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8.2 农业税收与财政支农 8.2.1 农业税收 8.2.2 财政支农 8.2.1 农业税收 什么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按预定的标准进行的非惩罚性的、强制的从私人部门向共有部门的资源转移。 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强制性,指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无偿性,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并只能按照预定的标准征税。 农业税收、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 农业税收 税费改革 农民负担 8.2.2 财政支农 农业财政投资的重要性 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为其他生产活动提供了基础 稳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 主要投资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方面。 8.3 金融市场与农业投融资 8.3.1 市场利率与农业投资 8.3.2 农业金融市场特性、信贷配给与农户信贷 8.3.1 市场利率与农业投资 利率与投资规模 资金市场完善时的均衡 利率与投资规模 在市场条件下,投资决策准则是投资边际回报等于市场利率(代表投资成本)。在生产投资机会集确定的情况下(即生产函数确定),市场利率i越高,投资数额越少。如图1所示,对于生产函数F (L)、生产成本L(1+i),对应于市场利率i,最佳贷款投资规模为L*,因为此时利润最大。显然,如果市场利率i提高,生产成本线斜率增大,那么农业贷款投资规模将减少。反之,市场利率降低,投资规模将增加。 资金市场完善时的均衡 这里是假定资金市场是完善的,利率能够充分地反映可贷资金的供求均衡。也就是说,市场利率是由图2中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和可贷资金需求曲线所确定的,市场利率ie对于均衡的可贷资金规模Le。利率i起到类似于一般商品市场价格调节作用,利率为ie时,资金供给与需求相等,因而ie为市场均衡利率。如果利率低于ie,可贷资金需求超过资金供给,想要借钱的人因借不到钱而愿意出高价。从而刺激利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