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15《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定位
《金色的鱼钩》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钓鱼,为红军战士们提供食物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班长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精神。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教育。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让学生理解老班长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阅读《金色的鱼钩》,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班长的言行,理解其忠诚、坚定、无私的品格,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判断能力。
4.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1.情境教学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老班长钓鱼的情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艰苦的红军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情境模拟:组织学生模拟老班长钓鱼的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老班长的坚定与无私。
2.互动学习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老班长的行为对团队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精神内涵。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如老班长、战士等,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3.反思与评价
-自我反思:学生在阅读后,写下自己的感悟,反思老班长的精神对自己的启发。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感悟,评价对方的理解深度和观点的独特性,以此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
1.多媒体资源:使用与《金色的鱼钩》相关的视频、图片,展示红军生活的艰苦环境,以及老班长钓鱼的情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直观感受。
2.阅读材料:准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如描写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的文章,加深学生对课文背景的理解。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课文朗读听力练习,以及使用在线字典帮助学生查阅生字词,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约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长征的纪录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环境。随后,展示《金色的鱼钩》的封面和插图,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新知学习(约2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老班长的言行、钓鱼的过程等,让学生感受老班长的形象特点。
(3)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如忠诚、坚定、无私等。
(4)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重点内容。
3.实践应用(约10分钟)
(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如编写一个关于老班长钓鱼的故事。
(2)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一张海报,展示老班长的形象和故事情节,以吸引人们的注意。最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4.总结与提升(约5分钟)
(1)教师回顾课文内容,强调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和故事的教育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老班长的读后感,以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我感到学生们对老班长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能够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和伟大。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我觉得还可以更加细致,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老班长的精神内涵。另外,创意写作和海报制作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部分学生的创作深度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七、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
教学资源库:
1.课件资源:设计包含课文《金色的鱼钩》重点难点解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背景介绍等内容的课件,以PPT形式呈现,便于教师课堂教学使用。
2.案例资源:搜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历史案例、人物故事,如其他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用于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视频资源:收录反映红军生活、长征历史的纪录片片段,以及《金色的鱼钩》课文改编的动画片,通过视觉冲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文章资源:挑选与课文主题相契合的文学作品、评论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在线学习平台:
1.课文朗读与听力练习: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金色的鱼钩》的朗读音频,学生可以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互动讨论区:开设线上论坛或讨论区,让学生在课后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也可以在线上进行点评和指导。
3.作业提交与反馈:学生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效率。
技术支持:
1.教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