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第二版)电子教案.ppt

发布:2017-08-16约1.32万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若β为气相,又VβVα,则 若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则有 3. 化学变化过程   (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分别以ΔrU和ΔrH表示,符号中的下标“r”表示化学反应。由于热力学能和焓都是广度性质,因此ΔrU和ΔrH也与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进度有关。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ΔrUm和反应的摩尔焓[变]ΔrHm一般可由测量反应进度ξ1→ξ2的热力学能变ΔrU和焓变ΔrH分别除以反应进度Δξ而得,即 由于反应进度ξ的定义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因此ΔrUm和ΔrHm都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对于同一实验数据,由于计算Δξ所依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同,使得ΔrUm和ΔrHm也因此而不同。所以,在报告ΔrUm或ΔrHm时,必须同时指明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ΔrUm或ΔrHm的单位为J·mol-1。要注意,这里的“mol-1”是每摩尔反应进度而不是每摩尔物质的量。 (2) 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的规定   许多热力学量,如热力学能U、焓H、熵S、吉布斯函数G等的绝对值是无法测量的,能测量的仅是当温度、压力和组成等发生变化时这些热力学量的改变值ΔU,ΔH,ΔS,ΔG等,而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为此,必须为物质的状态确定一个以资比较的相对标准——热力学标准状态,或简称标准态。标准压力规定为pθ =100 kPa,右上标“θ ”为标准态的符号。   气体的标准态:不管是纯气体B或气体混合物中的组分B,都是温度为T、压力为pθ下并表现出理想气体特性的气体纯物质B的(假想)状态。 液体(或固体)的标准态:不管是纯液体(或固体)B或是液体(或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B,都是温度为T、压力为p θ下液体(或固体)纯物质B的状态。   必须强调指出,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的温度T是任意的,未作具体的规定。不过,通常查表所得的热力学标准态的有关数据大多是在T=298.15 K时的数据。 (3)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以ΔrH θ m(T)表示: 式中H θ m(B,相态,T)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B单独存在、温度为T、压力为pθ下某一确定的相态时的摩尔焓。 对于反应aA+bB ? yY+zZ,则有 因为物质B(B=A,B,Y,Z)的Hθ m(B,相态,T)值是无法求得的,所以上两式没有实际计算意义,它仅仅是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定义式。   (4)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与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的关系   在实验测定中,多数情况下测定ΔrUθm(T)较为方便。因此必须知道ΔrHθm(T)与ΔrUθm(T)之间的换算关系。   对于化学反应 ,根据式(1)及焓的定义式 ,有 对于凝聚相(液相或固相)的B,标准摩尔体积Vθm(B,l或s,T)很小, [pθVθm(B,l或s,T)]也很小,可以忽略,于是 而对于有气体B参加的反应, [pVm(B,相态,T)]取决于气体B,又pVm(B,g,T)=RT,于是有 上两式中,ΔrUθm(T)代表反应的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显然,ΔrUθm(T)= Uθm(B,相态,T)。   在等温、等容且没有非体积功的条件下与在等温、等压且没有非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时,亦可得 以往常把ΔrU,ΔrH分别称为“等容反应热”和“等压反应热”,这些名称是不妥当的,新的国家标准已予废止。对于化学反应系统而言,QV和Qp是相应条件下的反应热,而ΔrU和ΔrH则是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能[变]和焓[变]。上述两个等式仅表示在给定条件下二者的数值之间的关系。   (5) 热化学方程式   既能表示物质转化关系,又能表示能量转化关系的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因为U,H的数值与系统的状态有关,所以在方程式中应该注明物态、温度、压力、组成等。如在25℃和标准压力下,石墨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达如下: 应当强调指出,热化学方程式仅代表一个已经完成的反应,而不管反应是否真正能否完成。仍以上式为例,上式并不表示在25 ℃和标准压力下将1 mol C(石墨)和1 mol O2(g)放在一起,就会完全反应,就会有393.5 kJ的热放出;而是表示生成1 mol CO2(g)时,必有393.5 kJ的热放出。   如果是溶液中溶质参加反应,则需注明溶剂。例如,在25 ℃和标准压力下的水溶液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式中“aq”表示水溶液,“∞”表示无限稀释(即溶液稀释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再加水时不再有热传递)的意思。   因为ΔrUθ m(T)和ΔrHθ m(T)均表示相应状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