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二》课程教学大纲.docx
《足球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2\*ROMAN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Footballspecialtrainingtheoryandpractice=2\*ROMANII
学分:2
学时: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0学时,实践64学时
先修课程:基础体能,足球,运动生理学
课程类别: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教师教育学院
修读学期:第5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足球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2\*ROMANII》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修读性质为选修。通过足球运动基本技能、基本战术、教学能力等内容的学习,巩固上学期学习的足球基本技术,扎实掌握足球核心技术,并能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掌握足球基本战术,具备阅读比赛的能力,并能在比赛中选用合理战术。具备承担基础教育阶段足球课堂教学、课余训练工作的能力,并充分运用项目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扎实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战术,基本掌握足球运动不同阵容特点及战术打法。
课程目标2:初步掌握足球运动课余训练方法和基本理论,具备组织、指导课余训练的能力。
课程目标3:有效挖掘足球运动的育人元素,能够在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等活动中进行育人。
课程目标4:能够及时对技术学习及比赛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习惯,掌握教学与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5:培养学生协调沟通的能力,并利用球类集体项目特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3-1[运动技能]牢固掌握“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涵盖的运动技能,基础项目运动技能所实,特长项目运动技能突出。
课程目标1
H
指标点4-4[课余训练与竞赛指导]基础项目(田径和体操)和特长项目基本知识牢固、运动技能突出,初步掌握课余训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组织实施课余训练的能力。
课程目标2
H
指标点6-2[活动育人]理解活动育人的价值,能够灵活通过各类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体育比赛、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育人。
课程目标3
H
指标点7-2[实践反思]通过学习运动技能和分析体育竞赛等途径掌握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辨析、评价学校体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具备持续改进的意识、习惯。
课程目标4
H
指标点8-1[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与合作能力,能通过与他人沟通协作,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并能利用体育手段,有效开展师生之间、同行之间、学科之间沟通。
课程目标5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足球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2\*ROMANII》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足球运动战术理论知识、基本战术及教学方法以及足球教学比赛实践等内容,具体要求及学时安排如下: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足球攻防战术理论
(1)现代足球战术特征;创造和利用空间;
(2)常见的攻防打法;局部攻防战术;
(3)定位球攻防;
(4)比赛阵形,比赛原则。
基本要求
(1)了解足球运动进攻与防守打法的理论;了解现代足球战术特征,掌握接应、紧逼与保护的方法及意义
(2)熟练掌握局部进攻配合的几种方式,充分了解足球比赛阵形的意义;
(3)熟练掌握足球进攻与防守原则,能深入理解比赛原则及常用的攻守打法。
2.教学重点
常见的攻防打法,比赛原则。
3.教学难点
局部进攻配合及比赛阵形。
6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2
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
(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2)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方法;
(3)青少年身体训练方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
(2)系统掌握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方法与手段;
(3)熟悉青少年身体训练的特点。
教学重点
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方法。
3.教学难点
不同阶段青少年技术训练要点及身体训练方法。
4
课堂教学
集体讨论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3
传、接球技术
脚内侧传球,脚背内侧、外侧传球,脚背正面传球;(2)胸部接球,大腿接球,脚内侧接球,正脚背接球;
(3)传、接空中球。
1.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脚的各个部位传球技术,达到传球准确、有力。
(2)能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合理接控球,做到接球后快速衔接下一动作。
(3)熟练掌握传接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重点
脚内侧传、接地滚及空中球。
3.教学难点
合理部位接空中球,足球传球技术动作教学、训练手段的掌握。
10
课堂教学
集体讨论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