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冯拾松-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二版)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ppt

发布:2017-03-31约4.77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当代经济学家把资源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资源 资本资源 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3)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4)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 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 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 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5)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 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或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6)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 一)人力资源的构成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分类 企业的人力资源分为: ①非熟练工; ②熟练工; ③技工; ④职员; ⑤专业管理人员; ⑥工程技术人员; ⑦主管人员。 优点: 它以企业可供开发利用的人力资源客观状况作为统计对象,其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显示企业、地区及国家的经济实力与潜力; 它清楚地显示了各类人员的职业特点, 能更好地为制定宏观与微观人力资源规划及政策服务; 它可以更多地反映企业的组织和技术方面的变化。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①求才 ②用才 ③育才 ④激才 ⑤护才 ⑥留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第一也是最根本区别是更加具有战略性、整体性和未来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第二大区别是后者只强调对人的管理,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和可开发性特征;而前者视员工为企业第一资源,更为主动地对其进行开发。两者的第三大区别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了组织的生产效益部门, 而人事部门则不是。两者第四大区别是人事管理视员工为“ 经济人” , 实行工具化行政式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则视员工为“ 社会人” , 实行人本化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 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 (宏观人力资源) 学科 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还包括微观人力资源) 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 研究工作中的人,涉及人们从事劳动的过程和整个工作生命周期 面对全社会所有的人,涉及人们自然生命周期 内容性质 主要涉及具有微观性、现实性、具体性的管理和操作性的内容和问题 主要涉及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未来性、战略性的内容和问题 虽然有所区别,但他们还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是一种难以截然分开、紧密联系、互为影响的综合性大系统。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内容体系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如下图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本内容体系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如下图 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体系及相互作用关系如下图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生产与发展 一、企业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趋势及特点 第一阶段:19世纪工业革命后大工厂中管理职能独立出来算起,直到20世纪20年代左右。这一阶段是现代人事管理的开端。开始时,企业人事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内容主要是确保企业员工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和工作,实质性的人事权限很小,主要的人事权力和职责由直线管理人员拥有。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人事管理的权限和作用得到扩大,人事部门成为具有协商功能和评估工作条件功能的处理劳资关系的工具。 一、企业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一阶段促使企业人事管理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反歧视、公平就业等立法和守法问题。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算起。这一阶段是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理论不断建立和发展并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 一、企业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演变:人力资源管理旧称人事管理它在西方国家企业中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践演变,表明了企业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这一进程的目标是却白人才和机制维持在最佳状态。 一、企业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 现代人力资源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