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2011–20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计基础与实务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知识目标: 了解统计整理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理解分布数列的一般特性 懂得统计表的结构和制表规范 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和作用 能力目标: 能对统计资料进行正确审核、汇总 能依据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组 能依据原始资料编制分布数列 能依据数据制定规范的统计表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一般问题 一、统计整理的作用 统计资料的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审核、分类、汇总,或对已初步加工的资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统计资料整理的地位:它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统计整理方案 1、?确定汇总的统计指标和综合表; 2、 确定分组方法; 3、 确定汇总资料的形式; 三、统计整理的技术 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料的“三性”,即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其中,准确性的审核是核心。 通常检查资料准确性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检查和逻辑检查两类。 三、统计整理的技术 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料的“三性”,即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其中,准确性的审核是核心。 通常检查资料准确性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检查和逻辑检查两类。 统计整理汇总后的审核,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 ) A.复计审核 B.表表审核 C.对照审核 D.表实审核 四、统计整理的组织 统计资料的汇总:手工汇总和电子计算机汇总 逐级汇总是按照一定的统计组织系统,由各级统计机构自下而上逐级将统计资料汇总上报的形式。 集中汇总是将需要汇总的全部调查资料集中到组织调查的最高机构直接进行汇总整理进行汇总的形式。 综合汇总是一方面对基本统计资料实行逐级汇总,另一方面对全部统计资料则实行集中汇总的形式。它是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的结合。 (注意理解各种汇总形式的优缺点)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要点: 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基础; 是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 统计分组的对象是( ) A.总体 B.总体单位 C.标志 D.指标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1. 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可以发现零星分散统计资料的特点与规律 2.可以划分现象的类型 我国经济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大类型,公有经济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包括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 工业划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型; 社会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 人口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 3.可以分析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特征 4.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1. 可以发现零星分散统计资料的特点与规律 2.可以划分现象的类型 3.可以分析总体内部结构和总体结构特征 4.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各组界限的划分。 所谓分组标志就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依据。 企业按规模大小分组的问题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原则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如果研究的目的是要分析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在总体中的构成,那么就要选择经济类型作为分组标志;如果要研究工业企业规模构成状况,则可以选择产值、固定资产原值等作为分组标志。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原则二:要选择最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或主要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例如,研究职工生活水平高低情况,可以用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分组标志,也可以用职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分组标志。相比较而言,职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更能反映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更能反映现象的本质特征,因为,即使某一职工工资水平较高,但如果他赡养的人口数很多的话,其家庭生活水平也不会很高。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是: 原则三: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灵活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在研究企业规模构成状况时,需要对企业按其规模进行分组。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用职工人数的多少来表示企业规模的大小比较适当;而在技术进步的历史时期或技术装备比较先进的情况下,有的企业由于采用了机械化生产,虽然职工数不多,但生产能力却很大。因此,职工人数已不能准确地说明企业规模的大小,这时一般使用产值、固定资产原值或净值等作为反映企业规模的分组标志更为恰当。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