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pptx

发布:2025-04-29约8.1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02本章主要内容:整理资料的意义、原则和步骤(重点)文字资料整理的方法数字资料整理的方法(重、难点)统计表的统计图的种类与制作方法(重点)第三章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

第一节整理资料概述一、整理资料的涵义和意义1、涵义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调查的原始资料按调查目的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2、意义第一,它是对调查资料的全面检查,是提高调查资料质量及其使用价值的必要步骤。第二,进一步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第三,积累保存资料的客观要求。总之,整理资料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

1真实性原则—是整理资料的最根本要求;2准确性原则—描述事实要准确,特别是数据;3完整性原则—尽可能全面、如实的反映全貌;4统一性原则—调查对象要统一,调查指标及其操作定义要统一,调查方法要统一,调查资料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要统一等等;5简明性原则—资料尽可能简单、明确。该用文字说明的用文字说明,该用表格的用表格,该用图表的用图表。6新颖性原则—要尽可能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来审视资料、组合资料。整理资料的原则

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步骤:整理资料的一般步骤三、整理资料的一般步骤资料的整理主要是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步骤:1、资料的审核—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资料的编码—为计算机处理准备。3、资料的分组—根据分组标志分组。4、资料的汇总—将分散的资料以集中的形式显示出来。分手工、计算机汇总两种。5、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以集中、简明、直观的形式显示出来。

第二节文字资料的整理文字资料一般包括:历史资料、汇报材料、总结报告、访谈记录、观察记录、问卷答案等。一、文字资料的审核1、真实性审核。也称信度审核,就是看调查资料是不是真实可靠。它包括文字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审核及内容的可靠性审核。文字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审核,是指通过审查以判明调查所得的文献资料、观察和访问记录等文字资料本身的真伪。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外观审查,即从作者、编者、出版者、版本、印刷技术、纸张等外在情况来判断文献的真伪。二是内涵审查,即从文献的内容,使用的词汇、概念,写作的技巧和风格等内在情况来判断文献的真伪。对文字资料内容的可靠性审查,是指通过审查判明文字资料的内容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一般可用以下方法:经验法(找有经验的专家或实践丰富的调查人员实施)、逻辑法(根据内在逻辑检验)、来源法(根据来源渠道判断)。2、合格性审核。审核调查资料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

二、文字资料的分类分类就是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为一类的过程。1、方法:前分类法,即在设计调查提纲和表格时,就按照事物和现象的类别设计调查指标,然后再按分类指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如有结构观察的卡片、标准化访问的记录等大多采取前分类办法。后分类法,即在调查资料搜集起来之后,再根据资料的性质、内容或特征将它们分别集合成类。2、分类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分类标准,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穷举原则、相斥原则。3、分类的意义:它是认识社会现象的初步成果。它是揭示事物内部结构的前提。它是研究不同类别事物之间关系的基础。

汇编的目的指按调查目的和要求对分类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和简明的材料。文字资料的汇编根据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逻辑结构,使汇编后的资料既能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真实情况,又能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要对资料进行初步加工,如给各类资料加上标题、符号,编上序号等。汇编的方法完整和系统—可用的资料汇编后要分类编在一起。简明和集中—尽可能使文字简单明了。汇编的要求

数据资料的整理包括:检验、分组、汇总、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数据资料的检验检验、验证各种资料是否完整和正确。完整性检验:填报的表格是否齐全;调查表格的答案是否完整。正确性检验:经验检验。如企业经营差却是利税大户。逻辑检验。如20岁工龄10年。计算检验。如分组不等于总和。

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数字资料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分组的意义可以找出总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差异。可以深入了解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可以显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分组的步骤步骤:选择分组标志、确定分组界限、编制变量系列。选择分组标志(分组的标准或依据)1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