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呼吸(大专).ppt

发布:2017-12-30约1.94千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呼吸 ; 概 述; 概 述; 第五章 呼 吸 ;一、呼吸道和肺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二、肺通气的动力; 吸气肌 收缩 (呼气肌) 舒张;呼吸肌;平静呼吸: 1、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 2、膈肌(主)肋间外肌收缩→吸气 膈肌(主)肋间外肌舒张→呼气 3、特点:主动吸气    被动呼气 ;用力呼吸: 1、呼吸频率加深加快 2、吸气肌收缩→吸气 呼气肌收缩→呼气 3、特点: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 ;胸式呼吸:以肋间肌运动为主的呼吸 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 混合式呼吸 ;(二)肺内压;(三)胸膜腔内压;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 胸廓生长肺生长 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 肺回缩 → 胸内负压;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小 结;三、肺通气阻力;★阻碍肺泡扩张,增加吸气的阻力; ★使相通的大小肺泡内压不稳定;(图) ★促进肺部组织液生成,使肺泡内液体积聚。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临床联系;弹性阻力与顺应性;(二)非弹性阻力;;1、气道内外压力差 2、自主神经调节气管平滑肌的舒缩 呼气时,迷走神经兴奋,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口径↓,气道阻力↑。 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气道平滑肌舒张,气道口径↑,气道阻力↓。 3、体液中化学物质影响平滑肌的舒缩; 复 习 思 考 题;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潮气量;肺容量;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 1. 每分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TV × 呼吸频率 6—9 L/m2 (基础状态下) 最大通气量 70 —120 L/m2 (贮备力) 通气贮量百分比 = ×100% ; 2.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TV- 无效腔气量) × 呼吸频率;; 表5-1不同呼吸形式时的通气量; 第五章 呼 吸; 第二节 呼吸气??的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泡气、血液及组织中的气体分压kPa(mmHg);;二、气体交换的过程;(一)肺换气;(二) 组织换气;(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 呼吸膜的厚度:反变;气体扩散率与膜面积呈正相关 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及开放程度与扩散面积有关 双侧肺呼吸膜的总面积 ≈ 70m2 平静呼吸 = 40m2 贮备面积 ≈ 30m2 肺实变、肺气肿及肺不张 呼吸膜面积; 3.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第五章 呼 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一)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 发绀(cyanosis); 有 关 概 念;(二)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PO2 (mmHg);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复 习 思 考 题; 第五章 呼吸;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化 学 感 受 器; CO2、低O2 、 H+对呼吸的调节;血中PCO2↑; 小 结;; 复 习 思 考 题;;呼吸时膈、肋骨运动;大气压;;胸内负压的形成:;Laplace 定 律;;;;;;;VA/Q;;HbO2;;;; 脑 桥 呼吸调整中枢;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示意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