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呼吸生理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来源: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作用:降低肺泡液—气界面表面张力: 意义:①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吸气阻力(80-90%)。 ②调整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内压。 ③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临床: ●成人肺炎、肺血栓等→表面活性物质↓→肺不张。 ●6~7个月胎儿才开始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故早产儿可因缺乏表面活性物质而发生肺不张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呼吸窘迫综合征。 2)肺总量对肺顺应性的影响比顺应性(排除肺总量的影响) =平静呼吸肺顺应性/肺功能余气量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肺容量 = 67%肺总量时 不表现出弹性阻力 肺容量 67%肺总量时 弹性阻力向外→吸气动 力;呼气阻力 肺容量 67%肺总量时 弹性阻力向内→呼气动 力;吸气阻力 1)胸廓的弹性阻力 肥胖、胸廓畸形 胸膜增厚 胸廓顺应性↓ 腹内占位病变 2)胸廓顺应性 胸廓的顺应性= △V(胸腔容积) △P(跨胸壁压) (3)肺和胸廓的总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1 CL+chw = + 1 1 CL Cchw 总顺应性 = 0.1 L/cmH2O 影响顺应性的因素 ①肺充血、肺不张、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纤维 化和感染等原因→肺弹性阻力↑ (肺顺应性↓) ②肺气肿时→肺弹性组织被破坏→肺弹性阻力↓ (肺顺应性↑) →肺回缩力↓ →呼气困难。 故肺顺应性加大并不一定表示肺通气功能好。 ③肥胖、胸廓畸形、胸膜增厚、腹内占位病变等 原因→弹性阻力↑(顺应性↓) 2.非弹性阻力(inelastic resistance) (1)惯性阻力 是指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因气流惯性所 产生的阻力。在平静呼吸时,可忽略不计。 (2)粘滞阻力: 是指呼吸时,胸廓肺等组织移位发生摩擦形成 的阻力,占10%~20%。 (3)气道阻力: 是指气体通过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及分子与 气道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又称气道阻力,占80%~ 90%。 影响气道 阻力因素 呼吸道口径: 气流速度: 气流形式: R∝1/r4 R∝气流流速 层流→阻力小 湍流→阻力大 总结: 管径小、流速快、湍流 气道阻力大 管径大、流速慢、层流 气道阻力小 气道阻力= 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 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 影响气道管径的主要因素 (1)跨壁压和肺实质牵引作用 (2)自主神经对气道平滑肌舒缩活动的调 (3)体液因素的影响 神经因素: Ach M-R 迷走N(+) 平滑肌收缩 口径↓ 阻力↑ NE β2-R 交感N(+) 平滑肌舒张 口径↑ 阻力↓ 体液因素: 儿茶酚胺 口径↑ 阻力↓ 组胺、5-HT、缓激肽→ 平滑肌收缩 口径↓ 阻力↑ 平滑肌舒张 8.影响气道阻力的主要因素有2010 A.肺泡表面张力 B.支气管口径 C.气流形式和速度 D.肺组织的弹性阻力 答案:B 151.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肺泡内侧液气界面的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2009 A.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B.降低呼气阻力,减少呼气做功 C.维持大小肺泡容积和压力的稳定性 D.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答案:ACD 8.下列选项中,能使肺的静态顺应性降低的因素是 A.肺气肿 B.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C.气道阻力增加 D.惯性阻力增加 2008 129 .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防止液体渗入肺泡 2007 B.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C.成年人患肺炎时,可因此物减少而发生肺不张 D.新生儿可因缺乏此物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 答案:B 答案:ABCD 10.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可导致 2006 A.肺弹性阻力减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