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第四章心脏与血管检查精品课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要点
一、常见症状
1.心悸
(1)定义及发生机制。
(2)病因:心脏搏动增强、心室肥大、可致心搏出量增加的疾病、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3)伴随症状:心前区疼痛、发热、晕厥或抽搐、贫血、以及消瘦及出汗等与疾病的关系。
2.其他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等见肺与胸膜检查。
二、心脏检查
(一)视诊
1.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2.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位置、范围等。
(2)心尖搏动的改变:搏动的位置、范围及强度在生理及病变情况下
的变动及临床意义。
3.心前区异常搏动 搏动特点及与病变的关系。
(二)触诊
注意心脏触诊方法。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心尖抬举性搏动及震颤,各
部位震颤与常见病变的关系,心包摩擦感。
(三)叩诊
心浊音界的叩诊方法。正常心浊音界,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四)听诊
各听诊区的位置,听诊顺序,注意事项及听诊内容。
1.心率 正常人心率范围,心动过速、心动过缓。
2.心律 窦性心律不齐、早搏、房颤等的听诊特点。
3.心音 第一、二心音的听诊特点及区别方法,第三心音、第四心音。
4.心音改变 心音强度改变——第一、二心音增强与减弱的意义等,心音分裂。
5.额外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奔马律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开瓣音等;收缩期额外心音——收缩早期的喷射音,收缩中、晚期喀喇音等。
6.心脏杂音 杂音产生机制,杂音的听诊要点,杂音的分级,记录方法及杂音的临床意义。
三、血管检查
1.脉搏(见一般检查)
2.血压(见一般检查)
3.血管杂音及射枪音
(1)静脉杂音。
(2)动脉杂音:甲亢时的颈血管杂音,大动脉炎时的血管杂音,肾动脉狭窄时的杂音,动静脉瘘时的杂音、Duroziez双重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射枪音、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的检查方法、特点及意义。
[A型题]
1.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之一是:
A.与劳力无关 B.夜间阵发性发作
C.可以平卧 D.常伴有紫绀
E.常伴有胸痛
2.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时,胸痛的部位可多处,但主要在:
A.前胸 B.左胸
C.胸骨后 D.左上肢
E.上腹部
3.心绞痛时,其胸痛的性质呈:
A.刀割样 B.灼痛
C.刺痛 D.闷痛
E.有窒息感的绞痛
4.心肌梗塞时,胸痛的性质为:
A.刀割样痛 B.刺痛
C.持续剧痛 D.撕裂痛
E.灼痛
5.左心衰竭时,引起咳嗽的机制主要是:
A.伴有呼吸道感染
B.化学性刺激
C.肺淤血及肺水肿
D.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
E.因呼吸困难,氧分压降低
6.可导致眩晕的心血管疾病是:
A.低血压 B.高血压
C.阵发性心动过速 D.房室传导阻滞
E.以上都是
7.关于心肌梗塞所致胸痛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多发
B.部位多在心前区或胸骨后
C.劳累可诱发
D.为持续性剧痛并向左肩等处放射
E.用硝酸甘油可使疼痛缓解
8.有关心绞痛时胸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发生于老年人
B.精神紧张可诱发
C.多表现为心前区痛
D.呈持续性绞痛
E.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9.心原性水肿的特点,除外:
A.眼睑水肿 B.颈静脉怒张
C.肝肿大 D.静脉压升高
E.可出现胸、腹水
10.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特点,除外:
A.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B.仰卧位加重
C.多发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D.伴有哮喘
E.伴咳嗽,咯浆液性痰
1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表现?
A.常于睡眠中突然因胸闷气急而惊醒
B.但坐起后气喘加重
C.面色青紫,出汗
D.咯粉红色泡沫痰
E.双肺底闻及湿罗音
12.关于循环系疾病所致咯血,错误的是:
A.二尖瓣狭窄者咳嗽,可痰中带血丝
B.急性肺水肿时,咯浆液性粉红色泡沫血痰
C.先天性心脏病不会咯血
D.肺梗死时,咯粘稠的暗红色血液
E.二尖瓣狭窄肺淤血咯血为暗红色
13.关于心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
B.也称心慌感
C.心率快时或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