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doc

发布:2017-04-03约1.6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①公式适用于任何情况,②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另外在求解匀变速度直线运动中的位移时,应该优先选择利用平均速度法求位移(即),该方法往往给求解位移带来很大方便。) *******对一般的匀变速度直线运动涉及的物理量共有五个:v0、v、t、a、x,对于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问题,用三个基本公式中的任意两个几乎都能解答,但合理选择公式可简化解题过程。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应注意各式中涉及的物理量与题目中已知量的对应关系,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中缺少的量首选不涉及该量的公式,例如,若已知条件缺位移,首选v=v0+at,若已知条件缺时间首选v2-v02=2ax,若已知条件缺加速度,首选x=1/2(v0+v)t,若已知条件缺速度,首选Δx=aT2,这样会简化解题过程。 2、匀变速指向运动规律的两个推论: (1)位移差公式: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 (a----匀变速直线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2)中间时刻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该公式仅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适用) (3)中间位移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段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初速度、未速度平方和一半的平方根,(了解,不要求掌握) 3、三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1)公式法:运用运动学的基本公式进行解题 (2)图像法:运用v-t图像或x-t图像进行解题 (3)逆向思维法:逆着原来的过程考虑运动过程,即可以把末速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规律就可以运用。 (4)转换法:①将某一物理过程转换为两个简单的运动来处理②对象转换 4、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画出运动草图 (2)明确已知量和要求的物理量并在图中标出 (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方向为正)确定正、负号,方法:加速直线运动:a与v符号(正、负号)相同,取正值,减速直线运动:a与v符号(正、负号)相反,取负值 (4)题目中已知量、未知量及各量之间关系,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5)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根据正负号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 (6)若物体运动包含多个阶段,要分段逐个分析,各段交接点处的速度的衔接各段的关键物理量,也是解题的突破口。 基本思路:审题 画过程示意图 判断运动性质 选取正方向(或选取坐标轴) 选用公式列方程 求解方程 典型例题: 例1、(基本公式法)一个滑雪爱好者,从S=80米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v0=2m/s,末速度vt=6m/s,则:(1)他通过这 (2)他的加速度是多大? 巩固练习:一物体在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最初3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斜面长12.5m,共经过多长时间滑到底端? 例2、(平均速度法)甲、乙两汽车,速度相同,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甲在3S内前进18m停止,乙在制动后1。5S停止,则乙前进的距离为( ) A、9m B、18m C、36m D、72m 巩固练习1:一颗子弹以大小为v的速度射进一墙壁但未穿出,射入深度为x,如果子弹在墙内穿行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在墙内运动的时间为(  ) A.eq \f(x,v) B.eq \f(2x,v) C.eq \f(\r(2)x,v) D.eq \f(x,2v) 巩固练习2: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 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面上的位移之比是(  ) A.1∶1 B.1∶2 C.1∶3 D.3∶1 例3、(Δx=aT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在第9秒内的位移比第8秒内的位移多1m,求: (1)质点的加速度 (2)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 巩固练习: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4s内平均速度为14m/s,则它在第3s内的位移是 m,第4s末的速度是 m/s,它通过第三个2m所需时间 s。 例4、(图象法)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突然发现有一乘客未上车,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