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docx
351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过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AP)是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关节痛、消化道出血等。本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且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与感染、药物、食物过敏、疫苗接种有关。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不同于其他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过敏性紫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还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因此,研究351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发现有助于AP治疗的新药物、新治疗方案,以及探索新的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横向研究的方法,选取我省某医院住院治疗的35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73例,男女比例为1.03:1。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临床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51例AP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
文献资料分析:综合各类医学文献资料,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的相关文献,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系统总结过敏性紫癜的相关内容。
临床病例分析: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三、预期结果与意义
3.1预期结果
从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和文献资料分析来看,预期结果如下: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351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患儿年龄在1个月至14岁之间,年龄分布未形成明显峰值。本研究中一些患儿同时表现消化道出血,虽然这不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其发生率相对较高。
(2)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成人患者可能存在独特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痛、心包炎和肾损害等。本研究的351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以皮肤紫癜、关节痛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出现。
(3)治疗方法:荨麻疹、荨麻疹样皮肤病、过敏性休克和过敏性紫癜等过敏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过敏治疗及相应的内科治疗,本研究也发现抗过敏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4)预后:本研究病例的预后总体较好,多数病例患儿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患儿需要长期随访。
3.2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如下:
(1)为了解我国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流行状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提供数据支撑,可以更好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及发现有助于AP治疗的新药物、新治疗方案。
(2)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深入了解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诊疗知识等,手术处理及其实用性方法,有助于临床中的应用和探讨。
(3)对其他相关疾病的预算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荨麻疹、空压病等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