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8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论文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儿童;诱因;临床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08年5月治疗的68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春、夏、秋、冬季患者数依次为25、10、13、20例。有明显诱因者47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4例,服用药物8例,食用海鲜2例,外用药物2例,接触花草1例;无明显诱因者21例。结论:本地过敏性紫癜发病以第1、4季度患者数居多,发病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首要因素。积极寻找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和诱因,明确病因和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减少复发。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痛和肾脏的改变,临床比较常见,多发于男性儿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999年6月~2008年5月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8例。 1.1.1 性别、年龄、分型、季节分布68例患者中,男36例(52.9%),女32例(47.1%),男∶女为1.1∶1。年龄3~15岁,平均9.0岁。其中,3~6岁21例,7~15岁47例。皮肤型26例,关节型9例,腹型6例,肾型9例,混合型18例。春季发病25例,夏季10例,秋季13例,冬季20例。 1.1.2 发病诱因有明显诱因者47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4例,服用药物8例,食用海鲜2例,外用药物2例,接触花草1例。无明显诱因21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过敏性紫癜新标准[1]为:①可触性紫癜;②年龄小于20岁;③急性腹痛;④组织切片显示,小静脉和小动脉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上述4条标准中,符合2条或以上者可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1.3 临床表现 1.3.1 皮肤症状68例患者均有典型皮肤紫癜,紫癜形状大小不一,以出血性皮疹为主,其中,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出现57例(83.8%);先出现胃肠道症状,再出现紫癜8例(11.8%);先出现关节症状,再出现紫癜3例(4.4%);68例双下肢均受累,腰臀部累及14例(20.6%),双上肢累及11例(16.2%),躯干累及1例(1.5%),面部累及1例(1.5%),会阴部累及1例(1.5%)。 1.3.2 关节症状15例出现关节疼痛和(或)红肿、功能障碍等症状,其中,膝关节9例(13.2%),踝关节10例(14.7%),肘关节1例(1.5%),腕关节1例(1.5%)。 1.3.3 胃肠道症状14例有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症状,其中,腹痛11例(27.9%),腹泻3例(4.4%),呕吐10例(14.9%),便血(黑便)7例(10.5%),肠套叠1例(1.5%),未见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1.3.4 肾脏损害13例存在程度不同的肾损害,一般以蛋白尿和(或)血尿最常见,13例中男7例(10.5%),女6例(9.0%)。 1.4 实验室检查 68例患者中,均凝血时间正常,47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21例血白细胞升高,68例血小板全部正常,8例大便潜血阳性,1例血沉加快,13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常规异常(肾功能均正常),68例心电图、胸片、B超均正常。 2 讨论 2.1 过敏性紫癜发病特点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亨-许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2],是一种过敏性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管炎,临床特点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出现瘀点及瘀斑,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同时伴有腹痛、关节肿痛及肾脏病变,临床上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混合型五型。笔者的观察结果显示,常见发病年龄3~15岁,尤以学龄儿童较为常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3],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4],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多,与文献报道一致。开始发病时出现皮肤及黏膜紫癜,部分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偶以腹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以下肢多见,紫癜可融合成大片瘀斑。可出现呕吐、出血或肠套叠、肠穿孔等胃肠道症状。关节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膝及踝关节,表现为关节周围肿胀,病程4~6周,但常复发,因此整个病程可达几个月至1~2年。 2.2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 过敏性紫癜病因复杂,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感染因素,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说明本病与感染关系较为密切。本组资料有34例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致病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杆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嗜血杆菌。Reinauers等[5]报道了部分过敏性紫癜,尤其是腹型患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可致感染的病毒有柯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