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ppt

发布:2017-09-19约2.13万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 年 14 家医院 19289 株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 敏感 亚胺培南 4.6 87.6 美罗培南 4.2 91.8 厄他培南 5.9 83.9 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米卡星 9.1 10.0 75.3 87.0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0.4 79.3 头孢他啶 31.0 61.6 头孢吡肟 22.0 69.6 庆大霉素 41.1 56.9 2010 CHINET 2010 年 14 家医院 5080 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2010 CHINET 2010 年 14 家医院 5523 株不动杆菌属耐药率(%) 2010 CHINET 2010 年 14 家医院 13751 株非发酵菌耐药率(%) 抗菌药物 耐药 敏感 头孢哌酮/舒巴坦 23.5 54.4 美罗培南 45.6 51.7 阿米卡星 38.1 58.4 头孢他啶 42.6 52.6 头孢吡肟 41.6 52.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2.9 52.8 亚胺培南 48.7 48.4 环丙沙星 43.4 50.5 2010 CHINET 2007 院内常见G-菌耐药率排名--卫生部 舒普深 亚胺培能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 大肠杆菌 6.1 0.4 7.6 28.8 56.3 肺克 8.6 0.7 15 19.3 40.9 阴沟肠杆菌 13.7 1.1 22.2 24.2 53.9 绿脓杆菌 21.3 33.2 32.3 25.3 无抗菌谱 不动杆菌 13.4 23.4 48.8 50 无抗菌谱 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17 98.4 46.5 53 无抗菌谱 绿色表示耐药率30% 橙色表示耐药率30%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应用注意事项 1.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试验,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或青霉素皮试阳性患者禁用。对以上合剂中任一成分有过敏史者禁用该合剂。 2.有头孢菌素或舒巴坦过敏史者禁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有青霉素类过敏史的患者确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指征时,必须在严密观察下慎用,但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不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3.应用本类药物时如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药;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并给予吸氧及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4.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类药物时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剂量。 5. 本类药物不推荐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哌拉西林/三唑巴也不推荐在儿童患者中应用。 16员环大环内酯类(70 — 80年代) : ? 无味红霉素(Erythromycin estolatr) ? 乙琥红霉素(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 白霉素(Leucomycin) A1(3%-12%)、A2(5%-25%)、A3(40%-70%) ? 交沙霉素(Josamycin) ? 麦迪霉素(Midecamycin) A1、A2>A3、A4 ? 醋酸麦迪霉素(米欧卡霉素,Miocamycin) ? 螺旋霉素(Spiramycin) ?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 Spiramycin) ? 麦白霉素(Meleumycin) 白霉素+麦迪霉素 四、大环内酯类 14员环大环内酯类(80年代以后) : ?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83年 ? 甲红霉素(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90年 ? 地红霉素(Dirithromycin)- 93年 ? 氟红霉素(Flurithromycin)- 刚完成临床 15员环大环内酯类: ?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88年 以上品种称之为新大环内酯类 新大环内酯类(抑菌剂)发挥杀菌作用 ? 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合成; ? 细胞穿透作用和菌体细胞内高浓度作用; ? 增强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 溶菌作用(破坏胞壁层); ? 靶向释放作用; ? 抗菌素后效应(PAE)。 抑菌?细胞外细菌 杀菌?细胞内细菌(不典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