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量流水生产的组织和控制详解.ppt

发布:2016-03-27约5.94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大量流水生产组织和控制 第一节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一、流水生产的概念 流水生产方式起源于美国的福特汽车装配线。由于采用流水生产,使汽车的装配时间从12小时28分减少为2小时28分,汽车成本由2800多美元,降为800多美元,从而使汽车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 (一)流水生产的基本原理 流水生产是在“分工”和“作业标准化”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二)流水生产的特征 1、定义:流水生产是指劳动对象按照设计好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地通过每个工作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度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作业任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 2、特征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2)生产按规定节拍进行;所谓节拍就是流水线上相邻两件制品出产的时间间隔; 3)生产单位按对象专业化形式组成; 4)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平衡或成比例; 5)物料采用平行移动方式:一批制品的每一件在上道工序完工后,立即运往下道工序接着加工(逐件转移)。 二、流水线的形式 固定流水线:加工对象固定,生产工人携带工具移动.主要用于不便运输的大型制品的生产,如重型机械、飞机、船舶等的装配。 移动流水线:加工对象移动,工人和设备固定。这是常用的流水线的组织方式。 2 .按加工对象数目分: 单品种流水线: 指流水线上只固定生产一种制品。要求制品的数量足够大,以保证流水线上的设备有足够的负荷 多品种流水线: 将结构、工艺相似的两种以上制品,统一组织到一条流水线上生产。 3、按产品的轮换方式分: 不变流水线:固定地只生产一种产品,工作地是完全专业化的。 可变流水线:集中轮番地生产固定在流水线上的几种产品,当一种产品的一批制造任务完成后,就要相应地调整设备和工艺装备,然后再开始另一种制品的生产。依次把所有的产品品种都完成一遍后,再开始下一轮的重复生产。 混合流水线:是在流水线上同时生产多个品种,各品种均匀混合流送,组织相间性的投产。一般多用于装配阶段生产。在变换品种时,基本上不需要重新调整设备和工艺装备。 4 .按流水线连续程度分: 连续流水线: 制品从投入到产出在工序间是连续进行的,没有等待和间断时间。 间断流水线: 由于各道工序的劳动量不等或不成整数倍关系,生产对象在工序间会出现等待停歇现象,生产过程是不完全连续的。 5 .按节奏性程度: 强制节拍流水线: 要求准确地按节拍出产制品. 自由节拍流水线: 要求工作地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生产率应符合节拍要求. 6 .按机械化程度: 手工流水线. 机械化流水线:. 自动流水线: 流水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1.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优点 是能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以及均衡性的要求。 2. 流水生产方式的主要缺点 是不够灵活。 四、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 1、产量要足够大,单位产品的劳动量也比较大。产量大是基本前提; 2、制造的工艺过程能划分成简单的工序,又能根据工序同期化的要求把某些工序适当地合并和分解,使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基本相等和成整数倍; 3、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相对稳定; 4、必要的厂房条件,生产场地的形状面积适合布置流水线的传送装置和设备。 第二节 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 流水线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硬件设计是指流水线的技术设计,包括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专用设备设计、运输装置设计等。 软件设计是指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包括流水线的节拍确定、设备数和工人数的确定、工序同期化、流水线平面布置、流水线标准计划图表。 单一品种流水线的期量标准 r 节拍 R 节奏 (课本上用rg表示) Si 第i道工序理论工作地数 Sei 第i道工序实际工作地数 tei 第i道工序每件制品的间隔时间 Ki 第i道工序负荷系数 Kα 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一、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 1、确定流水生产节拍(r) 节拍是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相邻两件同种制品的时间间隔。节拍是决定流水线硬件和软件设计的重要参数,同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速度和生产能力。用如下公式计算: Fe=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F0=计划期制度工作时间; η= 时间利用有效系数(0.9~0.96); N= 计划期产量; 例1:设计某流水线,计划年产量为20000件, 外销件1000件,废品率2%,两班制工作, 每班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 0.95,计算节拍。 [例]某厂生产计划中规定变速齿轮的日产量为56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2%,试求该齿轮的平均节拍。 解: 节奏(R ):流水线上连续出产相邻两个同种制品运输批的时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