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校本教案集.pdf
教案名称:第一章认识礼仪
教学目标:
1.了解礼仪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2.掌握不场合的礼仪规范;
3.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和礼貌待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礼仪
1.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2.礼仪的分类:家庭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商务及餐桌礼仪、社交礼仪等
3.礼仪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家庭礼仪
1.家庭礼仪的重要性
2.家庭生活和各种场合的基本礼仪
3.父母在家庭礼仪中的作用
三、公共场合礼仪
1.公共场合礼仪的重要性
2.不场合的礼仪规范,如参加会议、出席婚礼和葬礼等
3.礼仪与职场
四、社交场合礼仪
1.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如卡片送礼、名片交换等
2.商务及餐桌礼仪,如商务宴请礼仪等
3.应对突发场合的礼仪,如呼叫救护车等
五、学校礼仪
1.学校礼仪的重要性
2.学校常见礼仪问题及规范,如遇到老师的礼仪等
3.学生礼仪的培养
六、网上礼仪
1.网上礼仪的重要性
2.网络礼仪的基本规范,如邮件礼仪等
3.如何远程礼貌地表达自己
教学过程:
课前:介绍本课程的目的和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所遭遇过的各种礼仪行为。
活动1:以小组形式为学生手写一张贺卡,包括标题和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选择正确的
词语,以显示尊重和真诚。
活动2:观看参加会议时的礼仪视频短片,并提出问题,如在会议中要注意哪些礼仪规范?
活动3:在班级中组织一个模拟餐会,并讲解使用餐具的基本礼仪。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讨论他们注意到的规范和不文化之间的异,并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
课后: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对礼仪的理解和如何通过使用礼仪规范来尊重他人。
教学评估:
通过口头讨论、小组讨论和写作任务,了解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否正确应对各种社
交场合,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教学资源:
视频短片、示例文本、贺卡纸张等。
教学扩展:
穿着得体、良好的细节表现等主题的深入探讨与讨论,以及文化比较和多元。
教案名称:礼仪的定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礼仪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礼仪的分类和相关表现形式;
3.发扬礼仪观念,培养社交礼仪和个人修养。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礼仪
1.礼仪的含义和概念
2.礼仪的作用及其意义
二、礼仪的分类
1.家庭礼仪
2.公共场合礼仪
3.商务及餐桌礼仪
4.社交礼仪
5.学校礼仪
6.网络礼仪
三、礼仪相关表现形式
1.言语礼仪
2.行为礼仪
3.服装礼仪
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思考并提问:“你们认为礼仪是什么?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回
答问题了解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及观念
活动1:介绍礼仪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礼仪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学生讨论礼仪的
分类和表现形式
活动2:在小组之间讨论“选择合适的衣服”这个话题,学生可以分享搭配的经验,并从不
同方面讲述什么样的衣服适合什么场合等
活动3:让学生介绍一种社交礼仪学生可以讲解该礼仪的起源、相关规定和表现形式等,
还可以阐述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礼仪的含义”的短文,总结本次课程学习的内容,并思考如何在
生活中运用礼仪
教学评估:
通过讨论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培养他们的礼仪素养
教学资源:
相关礼仪的视频、图文,参考书籍等
教学扩展: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社交技能,例如国际礼仪和商务社交礼仪等
教案名称:礼仪的分类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礼仪的分类;
2.掌握各种场合的礼仪规范;
3.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个人修养
教学内容:
一、礼仪的定义和作用
1.礼仪的含义
2.礼仪的作用
二、礼仪的分类
1.家庭礼仪
2.社交礼仪
3.商务礼仪
4.餐桌礼仪
5.公共场合礼仪
6.葬礼礼仪
7.婚礼礼仪
8.采访礼仪
三、礼仪的相关表现形式
1.言语礼仪
2.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