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步认识溶解度曲线.doc

发布:2017-04-17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步认识溶解度曲线》教案?? 市二等奖 平江中学 钱芳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和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2.初步理解图表和数据表达的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 重点: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难点:对图表或数据传递信息的处理和加工 教学过程: 一、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 Ⅰ引入: 实验一:探究温度变化对硝酸钾溶解度的影响 主要步骤: 1.??????? 如图在12烧杯中 加入冷水。 3空放。  2. ?  3.在23烧杯中加入热水至与1烧杯相同刻度。把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烧杯中。观察硝酸钾的溶解。 思考:通过以上实验,温度变化究竟怎样影响硝酸钾的溶解? ????? Ⅱ展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 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246问:能否有其他办法表示更多温度下的硝酸钾溶解度? Ⅲ绘图: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  Ⅳ探究溶解度曲线相关的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如A点:表示物质在??温度下,在??????????g溶剂中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KNO3质量。即溶液所处的是?????????状态。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如B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状态。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如C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二、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 Ⅰ从以上曲线探究,影响曲线陡峭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Ⅱ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1.?以上曲线为“陡峭型”的物质是??????????,即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很快????。(大多数) 2.?以上曲线为“平缓型”的物质是???????,即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少数) 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一些相关关系。(推及多种物质曲线的关系)。 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相等。 比较两种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实验二:加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探究温度对氢氧化钙溶解度的影响  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为“?????型”。即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极少数) 三、溶解度曲线相关点的运动和溶液状态的关系: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当溶液状态发生变化时,表示溶液状态的点的位置(坐标)也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思考下列问题: 1.???????A点对应的溶液表示的是60℃时硝酸钾的____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______(填操作名称)可向B点移动。 2.???????80℃,在100g水中溶解了110g硝酸钾,该溶液对应的点为????,若要使之要变成饱和溶液常有两种方法:_______或__________可向C点移动;______可向B点移动。 3.???????比较各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为了方便,ω(A)表示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其他类推】: ω(D) ___ω(C);ω(C)___?ω(B);ω(B)___ω(E); ω(B)___?ω(D); ω(A)____?ω(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