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原理-1.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 - 住宅建筑设计专题 1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
孙 良
副 教 授
绪论 学习住宅设计的意义
•
资料来源: 早川和男,居住福利论,李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83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1 住宅的社会意义
1)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
中度过。
住宅是“福利”的源泉
Shelter Home
2)住宅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安居乐业”
绪论 学习住宅设计的意义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居住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
3)住宅是建筑师设计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现代的建筑关系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
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
“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是回复人道的基础,人的尺度,
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
是一个高尚的是的,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
——勒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第二版序言(1924)
绪论 学习住宅设计的意义
2 住宅教学的专业意义
“承前启后”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
•
•
•
•
空间想象力
单纯的空间形体的想象
单体设计
关注个体
技术经济
空间的组织与营造
建筑技术的综合
群体组织
关注环境
社会经济、生态经济
3 如何学好住宅设计
•
•
•
•
•
•
强调创新能力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细部设计,每一平方都可以得到合理使用
注重多学科的结合
调查研究,从实际中学习,从居民中学习
多读书,多思考,提高理论水平
•
一、住宅的标准和套型
1 住宅标准
1.1住宅建筑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
– 1)面积标准: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使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等;
– 2)质量标准:包含结构的巩固性、防震、抗火能力等;
– 3)室内状况:层高、设备装修等;
– 习惯上多以面积的大小来分,面积大的住宅看成是高标准,小面积住宅是低标准,这
种看法不全面。
1.2 套型分类:
– 住宅以“套”为单位,而不是过去的仅以建筑面积平米为单位。每套住宅独门独户,有卧
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 住宅规范对套型分为4种: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 居住空间个数(不少于):
2
3
3
4
– 使用面积(不少于) : 34
45 56 68
国标 2003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一、住宅的标准和套型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
2 居住模式与住宅设计
2.1 我国家庭变化趋势
– 1)家庭规模向小型化发展,中、小套型住宅将占主导地位
– 2000年我国户均人口数为3.22人
–
统计年份: 1953
户均人数: 4.66
1964
4.11
1982
3.95
1985
3.78
2000
3.22
一、住宅的标准和套型
– 2)代际分离是家庭发展的趋势
– 3)青年公寓是不可缺少的类型
– 4)老年住宅是社会的重要需求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2.2 户型设计的原则
2.2.1 功能性原则
– 内外分区
– 洁污分区
– 公私分区、动静分区
一、住宅的标准和套型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内—外”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半公共—私
密”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污区-洁区”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2.2.2 经济性原则
– (1)住宅是价值量
一、住宅的标准和套型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大的消费品,平面布
局应尽量紧凑合理,
不浪费面积
– (2)经济不是简陋,
不能为经济而降低生
活标准
2.2.3 适应性原则
– (1)住宅设计应考虑到使用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 A 使用功能的变化周期
– 住宅的使用周期大约为50~100年,而居住使用功能变化周期为10~25年,我国建国
以来,住宅发展变化周期为10年。
– B 家庭生命循环变化周期
一、住宅的标准和套型
主讲教师:孙良 副教授
– 从家庭组合到解体,一般为30~60年,在家庭生命循环周期的各个阶段,对住宅的
要求不同
– C 生活年循环周期
– 一年各季度对住宅产生了不同的要求
– D 周循环周期
– 一周内休假日和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