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快速反应: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
3.以人为本:把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4.科学规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原理,建立健全应急工作制度,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等。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卫生保健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指挥中心职责
-全面负责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应急工作方案和措施。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件情况,传达并执行上级指示。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负责事件调查、评估和总结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办公室职责
-负责收集、整理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及时向指挥中心汇报事件进展情况。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传达指挥中心的各项指令。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管理工作。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工作。
3.各职能部门职责
-教务处:负责调整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做好因病缺课学生的补课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学生处:负责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应急演练和志愿服务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总务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保障,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学校食堂、饮用水等卫生安全。
-保卫处:负责维护学校的治安秩序,加强校园巡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协助做好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卫生保健室:负责对师生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可疑病例,开展现场急救和初步处置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采样检测工作。
-年级组和班主任职责:负责本年级、本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健康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组织学生参与应急演练和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1.建立健全监测制度
-学校卫生保健室负责对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测,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师生员工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加强对学校食堂、饮用水、环境卫生等重点环节的监测,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和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
-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如教室、宿舍等的通风、采光、温度等情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信息收集与分析
-卫生保健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每日晨检、午检工作,及时发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并做好记录。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学校。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预警
1.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