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L-QP-QA-05 产品鉴别与追溯性控制程序.doc

发布:2024-11-13约2.2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封面※※

文件标题

产品鉴别与追溯性控制程序

发放号

文件编号

SL-QP-QA-05

制订日期

发行日期

年月日

版本

B0

页数

共6页

制作部门

品质部

受文部门会签

■总经办

■生产部

■工程部

■品质部

■仓库部

■PMC部

■人事部

■采购部

■市场部

■财务部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不准复印不准外传

批准

审核

编制

签名

日期

※※目录※※

章节

内容

页次

封面

1

目录

2

修订履历

3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参考文件

4

4

权责

4

5

定义

4

6

流程

5

7

内容

5-6

8

附件/附表

6

---------------END----------------

※※修订履历※※

版次

变更页次

变更内容简述

变更依据

变更者

生效日期

1.目的:

确保公司各阶段的产品具备完整的鉴别性,利用相关的品质记录,提供查核及追溯的需求,以符合品质水准与客户的要求。

2.范围:

从进料、制程到出货的过程中,产品的鉴别与追溯方法均适用。

3.参考文件

权责:

4.1工程部:负责建立原材料,零组件,成品的名称、编号、规格、样品和其它技术文件以鉴别。

4.2生产部:

4.2.1

4.2

4.3仓库部:负责库存品的区分管制、进仓和出仓的管制。

4.4品质部:

4.4

4.4

4.4.3

4.5各职能部门:

按本文件规定,协助保管各类标识。若发现标识不清或无标识的情况,应及时告知职责部门。

5.定义:

5.1鉴别:

指识别产品特定特性或状态的标记(这里的产品含材料、半成品、成品)分为产品标识与检测状

态标识。

5.2产品标识:

产品标识即特性标识,如规格型号、供应商、物料编号、日期等。

5.3检测状态标识:

检测状态一般有待检测、允收、拒收、特采等。

5.4追溯:

指在有效的产品识别管制下,追踪产品过去的状况。如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的历史状况等。

6.流程:

7.内容:

7.1鉴别的区别:

7.1.1产品标识:可防止不同类型的产品混淆,必要时可追溯。产品过程中保持不变,是唯一识别

7.1.2检测状态标识:可防止同类产品在不同检测状态下的产品混淆,防止错用不合格品。在产品生产

7.2鉴别的方式:

7.2.1产品标识:

7.2.2检测状态标识:贴标签、颜色标记、容器区分(红色箱只装不合格品)

7.3鉴别与追溯的管理:

7.3.1产品试产阶段

7.3.1.1为便于原材料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鉴别与追溯,工程部门应建立产品、原材料及零组件的编号、规格、图样予以鉴别,外箱上粘贴试产标签予以鉴别,试产成品检验OK入库

7.3.1.2新产品的设计

7.3.2进料检验阶段

7.3.2.1收料人员接收物料时,确认原材料的包装必须有加贴有效的进货标签(内容必须包含:厂商名、物料品名、规格、数量、订单号、物料编码、生产日期),依订单数量与规格并在送货单上签收,为点收的鉴别

7.3.2.2IQC接到送检单后,首先确认物料外箱和内包装袋(箱)上是否有环保标贴,然后由IQC检验员对每批物料按《物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7.3.2.3IQC检验完成后,于对应的单据上标明检验的结果并签名。须于原材料

7.3.2.4IQC应将检验报告或品质状况资料保存妥当,

7.3.3库存标识

7.3.3.1入库的物料,仓管人员应将相关资料填入ERP系统中,

7.3.3.2仓管员应对不

7.3.3.3凡超过库存期限(距检验日大于或等于3个月)的物料或产品由仓库向品质部提出重验,重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重验若为不合格则贴不合格标签并知会仓管人员对此进行隔离处置。

7.3.4制程中

7.3.4.1

7.3.4.2生产过程中良品与不良品应有明显区分。红色容器用于放置不合格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