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填空题(36分,共 9 题,每小题 4 分)1. 答案:坡度值 变坡点位置 高程2. 答案: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3. 答案:右侧路缘带 硬路肩 土路肩4. 答案: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路基设计表 路基土石方计算表5. 答案:3° 20°6. 答案:地貌、地质构造7. 答案: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8. 答案:即公路及其路侧的外部特征 气候 其它车辆的存在 不论是法定的还是通过管制设施采取的速度限制9. 答案:一定数量的车辆 一定的运行速度 线形标准 载重标准 净空标准二、名词解释题(10分,共 2 题,每小题 5 分)1. 答案: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和“经济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标准、选线意图,结合地面起伏情况,本着以“控制点”为依据,照顾多数“经济点”的原则,在这些点位间进行穿插和裁弯取直,试定出若干坡度线。2. 答案:所谓定坡,就是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三、计算题(16分,共 1 题,每小题 16 分)答案:四、简答题(10分,共 2 题,每小题 5 分)1. 答案:答:n=Ns/N 式中: Ns ——设计交通量(辆/h); N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车速和车型有关(辆/h)。 2. 答案:答: 单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双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较少、地形地物特殊,或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 三幅路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40m的道路; 四幅路用于机动车速度高、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或红线宽度>55m的主干路。五、问答题(14分,共 2 题,每小题 7 分)1. 答案:答:1、路线设计 (1)路线平面设计 包括平面线形设计、人工构造物的平面布置、工程占地拆迁处理以及路线平面图绘制等;(2)路线纵断面设计 包括纵断拉坡、平纵线形处理、竖曲线设计、设计高程和填挖计算,以及纵断面图绘制等。 2、结构设计 解决道路各种人工构造物的具体布设、结构设计与构造尺寸拟定等。主要为:(1)路基设计(2)路面设计(3)桥涵设计(4)特殊结构物设计(5)沿线设施设计 3、施工图表绘制 包括各项设计施工图的绘制及有关设计表格的编制 4、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包括施工方案拟定、场地布置、施工方法与计划进度安排等。 5、工程预算的编制 包括各项工程数量及所需劳力、材料、机具数量与工程造价等。 答: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路线走向方面所要考虑的问题;二是线形设计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的。2. 答案:如下图所示为五个经济点与汇集点(火车站)间有运输联系,此时可以各个运量的吨数或周转量的吨公里数作为力的大小,把求干线的方向变成求这个汇交力的方向。求合力的方向用图解法,先画出力多边形,各边的长度按比例表示运量或周转量的数值,各边的方向平行于相应的运输联系线,力多边形的闭合线即合力R的方向就是干线的方向,同时也可以用行程时间(小时数)作为力的大小,即以货物周转量与设计车速的比值表示,该指标能很好地反映道路网的质量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效果,对快速客货运的道路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六、论述题(14分,共 1 题,每小题 14 分) 答案:1、以平面为主安排路线。选线时,首先在起、讫点间把经过的城镇、厂矿、农场及风景文物点作为大控制点;在控制点间通过实地视察进一步根据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选择中间控制点,一般较大的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范围以外以及其它必须绕过的障碍物均可作为中间控制点;在中间控制点之间,无充分理由一般不设转角点。2、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路线布设要注意支援农业,少占农田,紧密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平原地区新建公路占用一些农田是必要的,但要尽量做到少占或不占高产田。要从路线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对支农运输效果、地形条件、工程数量、交通运输费用等方面全面分析比较,使路线既不片面求直而占用大量良田,也不片面强调不占田而使路线弯曲过多,造成行车条件恶化。布线要注意了解灌溉渠道的分布情况,使路线尽可能少和灌溉渠相交,布置在灌溉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者布设在渠道的尾部。当路线和水渠走向基本相同时,可沿渠堤布线,堤路结合,以减少占田和便利灌溉。3、处理好公路与城镇的关系。路线穿过城镇居民区时,有直穿和绕行两种方案。路线原则上不宜穿过城镇内部,因为由内部穿过不仅降低过境交通车速,增多交通事故,而且给城镇居民在生产生活上造成干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