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份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三次作业.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名词解释
1. 定坡就是逐段把坡度线的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2.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远景设计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AADT)(辆/日)。
3.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用一段曲线缓和,称为竖曲线
4. 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5. 合成坡度是指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坡度。
二、计算题
1.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外距 (米) 68.560-66.770=1.79由 ω=2.06%-(-3.68%)=0.0574?? 和有得 R=4346.3(米)?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L= Rω= 4400×0.0574=252.56(米)?T=L/2=126.28(米)?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 K15+323.72?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 K15+576.28
2. (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由J=2T-L有:L=2T-J=2×65.42-1.25=129.59ZY50=JD-T=K9+977.54-65.42=K9+912.12YH50=ZY+LS= K9+912.12+35=K9+947.12QZ50=ZY+L/2= K9+912.12+159.59/2= K9+976.92HZ50=ZY+L= K9+912.12+132.09= K10+041.71YH50=HZ- LS= K10+041.71-35=K10+006.71(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K9+977.54)+1.25=206.40(米)?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 直线长度=交点间距-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3.
简答题
1.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茫然、迷惑和判断失误的线形,必须尽力避免。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视线,是衡量平、纵线形组合优劣的最基本问题。(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它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面且与工程费用相关。对纵面线形反复起伏,在平面上采用高标准的线形是无意义的,反之亦然。(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行车安全和路面排水。(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2. 绕城线或城市出入口的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有:(1)拆迁的影响;(2)阻隔出行、交往的影响:(3)交通噪声的影响;(4)环境空气污染的影响;(5)与环境敏感点的距离的影响。
3. 坐标放线的具体操作步骤:(1)在置仪点Ti安置仪器,后视Ti-1点;(2)键入置仪点和后视点坐标Ti(X0,Y0)、Ti-1(Xh,Yh),完成定向工作;(3)键入待放点坐标P(X,Y);(4)转动照准头使水平角为0°00‘00”,完成待放点P定向;(5)置反射镜于P点方向上,并使面板上显示0.000米时。即为P点的精确点位。
4. 多年冻土地区选线原则:(1)路线通过山坡时,应尽量选在平缓、干燥、向阳的地带。(2)路线通过山岳丘陵地区时,宜选择在融冻坡积层缓坡的上部。(3)路线宜选择在岩石,卵石土,砾石土,粗、中、细砂和含水量小的粘土,粘砂土,砂粒土等少冰冻土地带。(4)路线应尽量采用填方,尽可能避免挖方、零断面或低填浅挖断面。(5)大、中桥宜选在大河的融区地段或基底为少冰冻土的河段。(6)隧道应尽量避免穿过地下水发育的地层。
5. 设计任务书的基本内容:(1)建设依据和目的意义;(2)建设规模和性质;(3)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4)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5)设计阶段及各阶段完成时间;(6)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对分期修建项目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7)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8)附路线示意图。
四、论述题
1. 公路不仅承受汽车载重的作用,而且要经受当地自然条件,特别是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水文和植物覆盖的影响。对于公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应通过详细调查与分析自然条件对公路路线及其构造物的影响,并综合地研究各项自然条件的发展过程和相互影响,才能正确地进行公路路线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