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式细胞术临床应用.pdf

发布:2020-11-26约9.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 一、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这是 FCM 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最早的一个领域。首先需要把实体瘤组织解聚、分 散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荧光染料 (碘化吡啶 PI) 染色后对细胞的 DNA 含量进行 分析, PI 可以与细胞内 DNA 和 RNA 结合,采用 RNA 抑制剂将 RNA 消化后,通 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的与 DNA 结合的 PI 的荧光强度直接反映了细胞内 DNA 含 量的多少。由于细胞周期各时相的 DNA 含量不同,通常正常细胞的 G1 / GO 期 具有二倍体细胞的 DNA 含量 ((2 N) ,而 G2/ M 期具有四倍体细胞的 DNA 含量 ((4 N) ,而 S 期的 DNA 含量介于二倍体和四倍体之间。因此,通过流式细胞术 PI 染色法对细胞内 DNA 含量进行检测时,可以将细胞周期各时相区分为 G1 / GO 期, S 期和 G2/ M 期,并可通过特殊软件计算各时相的百分率, DNA 含量直接 代表细胞的倍体状态,非倍体细胞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 1、发现癌前病变,协助肿瘤早期诊断 人体正常组织发生癌变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 而癌前细胞即处于 量变过程中向癌细胞转化阶段。人体正常的体细胞均具有比较稳定的 DNA 二倍 体含量。 当人体发生癌变或具有恶性潜能的癌前病变时, 在其发生、 发展过程中 可伴随细胞 DNA 含量的异常改变, FCM可精确定量 DNA 含量的改变, 作为诊断 癌前病变发展至癌变中的一个有价值的标志, 能对癌前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作 出估价,有助于癌变的早期诊断。 有资料证实, 癌前病变的癌变发生率与细胞不 典型增生程度有密切关系, 增生程度越重, 癌变发生率越高。 随着细胞不典型增 生程度的加重, DNA 非整倍体出现率增高,这是癌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在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FCM 在肿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认可, DNA 非整倍体细胞峰的存在可为肿 瘤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FCM 分析病理细胞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敏感度高 等优点,已被用在常规工作中。肿瘤细胞 DNA 倍体分析对病人预后的判断有重 要作用,异倍体肿瘤恶性病变的复发率高、转移率高、死亡率也高,而二倍体及 近二倍体肿瘤的预后则较好。 FCM不仅可对恶性肿瘤 DNA 含量进行分析, 还可 根据化疗过程中肿瘤 DNA 分布直方图的变化去评估疗效, 了解细胞动力学变化, 对肿瘤化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医师可以根据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情况, 依 据化疗药物对细胞动力学的干扰理论,设计最佳的治疗方案,从 DNA 直方图直 接地看到瘤细胞的杀伤变化, 及时选用有效的药物, 对瘤细胞达到最大的杀伤效 果。 3、FCM 在细胞凋亡和多药耐药基因的研究中的作用 研究如何用药物诱导癌细胞死亡。通过对细胞体积、光散射、 DNA 含量及特异 性抗原基因 (如 bcl-2, Fas 等) 测定分析出细胞凋亡情况。如可用 Annexin 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