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数字画家:5 初识“画图”程序》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江摄影版(2023)三年级上册.docx
《第二单元数字画家:5初识“画图”程序》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江摄影版(2023)三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第二单元数字画家:5初识“画图”程序》为主题,结合三年级上册浙江摄影版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画图”程序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数字绘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画图程序的使用技巧。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信息意识,学会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简单的数字创作,锻炼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在数字时代的信息素养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包括画笔、颜色、形状等工具的使用。
②学会利用“画图”程序进行简单的图形创作,如绘制自画像、动物画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运用画图程序中的图层概念,实现图形的叠加和编辑。
②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设计出富有个性化和想象力的作品。
③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解“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步骤。
2.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创意作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4.设计互动游戏,如“绘画接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由“画图”程序创作的简单绘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使用‘画图’程序进行数字绘画。”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步骤:
①打开“画图”程序,熟悉界面布局。
②学习使用画笔、颜色、形状等工具进行绘画。
③了解图层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教师通过屏幕演示,边讲解边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个步骤。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①学生尝试使用“画图”程序绘制简单的图形。
②引导学生运用图层进行图形的叠加和编辑。
③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个性化作品。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①回顾“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步骤。
②强调图层在数字绘画中的重要性。
③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绘画技巧。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
①学生运用“画图”程序,绘制一幅自画像。
②在作品中尝试运用图层,展示创意。
③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数字绘画入门指南》:介绍数字绘画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技巧,适合初学者阅读。
-《儿童数字艺术创作》:收集了多位儿童使用数字工具创作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电脑绘画教程》:详细讲解电脑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包括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等,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深入学习。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数字绘画软件,如Photoshop、GIMP等,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字艺术作品,如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了解数字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数字绘画的先进技术和创意理念,拓宽视野。
-学生可以参与线上或线下的数字绘画比赛,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数字绘画项目,如制作个人作品集、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等。
3.教师建议: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心得。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设计家庭装饰、制作节日贺卡等。
-教师可定期举办数字绘画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创作动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开展数字绘画讲座或工作坊,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内容逻辑关系
①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
①.打开画图程序
②.熟悉界面布局
③.使用画笔、颜色、形状等工具
②图层的概念和应用
①.了解图层的概念
②.学习图层的操作方法
③.应用图层进行图形叠加和编辑
③创意作品的设计与创作
①.发挥创意进行绘画设计
②.运用图层增加作品的层次感
③.完成作品并进行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