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天地宽 第3课 掌握交往的艺术 第2框 交往艺术新境界说课稿 鲁人版六三制.docx

发布:2025-03-19约4.1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第3课掌握交往的艺术第2框交往艺术新境界说课稿鲁人版六三制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天地宽”第3课“掌握交往的艺术”第2框“交往艺术新境界”。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交往基础知识和初中阶段已学习的社交礼仪知识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和掌握交往艺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1)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了解交往中的法律边界;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在交往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促进和谐人际关系;4)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交往中尝试新的交往方式,拓展交往艺术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重点掌握交往艺术的新境界,即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运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有效沟通。

2.理解并实践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交往原则。

难点:

1.难点在于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2.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网络交往的特殊性,避免网络欺凌和网络依赖。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交往艺术的新境界。

2.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网络交往的利弊,培养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念。

3.利用小组讨论和小组展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共同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4.设计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尝试运用新学的交往技巧,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入主题。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的交往场景,体验交往艺术的应用。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经验,探讨如何提升交往能力。

4.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交往中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项目,如设计一次成功的社交活动,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交往艺术新境界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现代社会,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交往呢?”

展示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交往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简短介绍“交往艺术新境界”的概念,指出在信息时代,网络和新媒体为交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交往艺术新境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交往艺术新境界的定义、组成部分和特点。

过程:

讲解“交往艺术新境界”的定义,强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网络交往的特点,如虚拟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交往艺术新境界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交往艺术新境界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网络交往案例进行分析,如成功沟通的案例、网络欺凌的案例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交往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交往艺术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网络交往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在网络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交往艺术新境界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讨论的主题、现状分析、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交往艺术新境界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交往艺术新境界的定义、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交往艺术新境界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交往艺术新境界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注:以下内容为示例,具体案例和讨论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7.拓展活动(10分钟)

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网络社交活动设计,如线上主题讨论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