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遗传: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变异:生物体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2、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3、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照用途分,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
4、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5、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是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8、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
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9、变量:“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就是光照
探究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一个探究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10、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等。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2、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3、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1)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4、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Eg:草 兔 狼
15、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1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7、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8、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9、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生物圈范围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人类活动可以达到生物圈各个圈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20、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
2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保护
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