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4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课件.ppt

发布:2018-09-28约小于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收到强烈冲击,产生弹 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 叫做地震波 波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固>液>气 谢谢! LOGO LOGO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根据19世纪法国科幻作品《地心游记》改编。 【由影片引发思考】 1、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是否如影片所描述的那样? 2、人类真的可以乘坐地下飞船到达地心吗? 3、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圈层划分 地核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物质状态 地壳 地幔 上地幔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 km 2900 km 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固态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固态 思考: 读图1.26了解各圈层的特征 课后思考: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圈:地球表层水 体构成的连续但不 规则的圈层。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中,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圈层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一层。谈谈你个人的看法: 如果大气圈、水圈或者岩石圈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对我们人类以及生物圈层可能造成什么影响?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节总结 LOGO LOG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