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作探究】观察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谢谢! * 第四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一、地震波及其传播速度的变化: 1、人类根据 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2、地震波分为 和 , 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 、 、 , 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 。 3、假设某次地震发生后,横波和纵波都传播到地面,人的感觉会不会有差异?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纵波 横波 固体 液体 气体 先感觉上下颠簸,再感觉到左右摇晃。 固体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当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地震波传播速度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位置叫 。 2、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 ,这个位置叫 ; 3、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的波速 ,横波的波速 ,这个位置叫 ;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不连续面 增加 莫霍面 下降 消失 古登堡面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1、地壳的厚度是 千米。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地壳 ,所以陆壳厚度 洋壳厚度,但平均厚度 为 千米。 2、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 和 。 3、软流层位于 的上部,软流层之上为 ,软流层也是 发源地。 考基落实自学导引 33 越厚 大于 17 地壳 上地幔顶部 上地幔 岩浆 岩石圈 一、地震波及其传播速度的变化 分类 特 点 速度 可穿过的物质状态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较 快 较 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 体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1、在33千米和2900千米处,横波和纵波的波速发生明显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测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二、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陆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海洋: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地壳 由岩石组成,坚硬 厚薄不一,陆壳厚(33KM),洋壳薄(6KM),平均17KM 地幔(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 其余组成是固态 地核(内、外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物质组成是液态 误区警示 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地壳+上地幔的顶部)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 壳 地 幔 地 核 莫霍面 小结: 划分依据: 地震波 圈层 古登堡面 1、横波在到达地核时完全消失,这是因为:( ) A、组成地核的物质为固态 B、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 C、内核的物质接近气体 D、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 B 小试牛刀 D 小试牛刀 2、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C 小试牛刀 4.左图为火山喷发时拍摄的照片,火山喷发物来自于哪一层??( ) A.①???? B.② C.③ ?? ?D.④ 小试牛刀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