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总裁高峰论坛-中国国际海运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港口总裁高峰论坛
Panel Discussion
主持人:中国国际海运网:康树春总裁
嘉宾: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刘斌教授;
交通部水运司港口处处长:王金文;
台湾杨明海运副总裁:林福添;
营口港务集团副总裁:王来;
连云港港务集团总经理:黄诚。
康树春总裁:各位来宾大家好。按照大会日程,我们今天下午举行港口总裁高峰论坛。我们邀请了学术界人士,政府界人士,航运界人士和港口界人士聚集天津万丽泰达酒店共同探讨港口、航运相关话题。首先,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是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刘斌教授;交通部水运司港口管理处处长王金文;台湾杨明海运副总裁林福添;营口港务集团副总裁王来;连云港港务集团党委副书记黄诚。我们涉及的话题相当广泛并具有热点性。我们先来探讨港口的资本和投资构成问题。刘斌教授一直从事这个方面的研究,请您先来谈谈这个问题。
刘斌教授:中国港口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是中央政府和交通部正确决策的结果。今天的港口峰会如果没有交通部港口处领导的参加,就不能称得上是港口峰会。王处长对港口水运有很深的研究。因此,我想先请王处长来先谈一谈这个问题。
王金文处长:感谢刘教授的推崇。很高兴参加论坛,和大家进行交流。谈到中国港口资本构成的问题,这个话题的领域比较大,这个我们需要一起研究探讨,以这个论坛式的形式一起探讨是很好的。有关港口的投资比例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在港口的投资方面搞一个合适的比例,还有待探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港口资金比例构成的问题已经有了很成功的经验。第一步,我们采取了向地方政府开放;第二步,我们在90年代向私营化结构和外资结构开放。在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股比的限制,当时是不超过50%。在本世纪交替时,中央全部取消这个限制。也就是外资可以对中国港口全资控股。这就意味着对单个项目的比例结构没有投资比例要求。然而,中国港口外资、内资、国有投资最佳比例,要究竟是个什么结构还是需要探讨的。
康树春总裁:谢谢王处。王总,您能不能将现在营口港的股权结构向我们介绍,并说明合作结构和结果。
王来总裁: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的讨论。从资本结构上,营口正在考虑多元化发展。营口港的投资结构包括国有、外资、民营、地方政府投资,但我们营口港主要还是吸取社会资金。我们营口港从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股价一路攀升,从7元/股上升到17元/股,投资者收益还是挺大的。从港口的股本结构上来讲和我个人体会来看,资本的多元化是必经之路。港口发展受到政策上合资合作的限制。目前从许多港口来看,上市融资已成必然趋势。合资合作需要看到效益和可行性。港口的发展需要适度的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港口要想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主要是自我融资,贷款或者其他形式。
连云港黄书记:港口资本结构优化各个方面都在做。目前连云港集团独资经营的已经没有了。中海合作经营的集装箱码头,中海控股55%,另外和新加坡、中外运(矿石码头)都有合作。另外还和民营企业也是建设矿石码头,另外就是上市。连云港今年4月成功上市,由4.98元到14块多一点。股票的收益性是很满意的。发行了1.5亿股。因为我认为港口多元化是非常重要的。连云港要填海造陆,这种投资都是非常大的。因此通过自身的融资发展是非常有限的,只能是多方面合作,合资合作上市等融资手段。
康树春总裁:船东在中国的港口投资方兴未艾,请问阳明海运林总,从船东的角度来讲,船东投资目标和具体实现的目标都是怎样的。
林总: 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首先我讲一下这个资本结构的这个问题的看法。目前阳明海运航运公司在全球几十个港口都有挂靠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和港口的建设都是密不可分的。而中国的发展自身资本结构的改变是中国港口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的资本结构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改变。由华中到华南港口群量的成长是与中国政府政策改变和外资进出都是密不可分的。资本结构的改变对中国港口效率的提高也是有关的。此外,中国的政策模式通过这种更开放的模式,开始有量到质的改变,这个质的改变就是临港工业级的随之改变。这个港口的临港工业的设计也随之产生。而这个设计就从两个层面来考虑,一个是航运中心这个层面,另一个是地区性港口这个角度。天津港的发展规划非常好。天津东疆港区、滨海新区现代化的规划就考虑了许多个层面。高速公路、铁路的规划。中国的一大特色就是土地的取得速度是和国外不一样的。我在美国谈一个港口投资,为了环保的问题要谈三年,而中国就很快,相对的政治环境就很好。在开始的港口规划中就开始考虑到一系列的问题。主持人问到投资问题,台湾政府就会对台商的码头整体资源有所限制。我们公司主要是物流投资,我们现在在上海、重庆都有不同程度的投资。希望在天津也找到这样的标的。
王金文处长:上午李总(上海航交所副总)谈到了这个博弈的问题。共同建设码头项目,这里承担了一个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