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ppt

发布:2017-11-19约5.79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新计算 ——CPA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验算或另行计算,是取得书面证据的主要方法)。 通常包括:计算销售发票和存货的总金额、加总日记账和明细账、检查折旧费和预付费用的计算、检查应纳税额的计算等。 对凭证、账簿和报表中有关数字的验算 对会计资料中有关项目的加总(横纵向)或其他运算 返回 要结合其他审计程序才能取得证明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证据。 其应用应首先掌握有关会计核算原理和计算方法。如,复算报表时,要懂得报表的勾稽关系;复算预测、计划等资料时,要熟悉预测、计划的方法及通关指标的含义等。 重新执行 ——CPA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如,CPA利用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重新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进行比较。 返回 分析程序 ——CPA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如,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依据“分析程序”审计准则,实务可使用的主要有: 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合理性测试法、回归分析法 联系同一报表内或不同报表之间的相关性项目 两期或连续数期 分析性程序的方法非常灵活,经验性较强,因而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分析程序很难与函证和监盘等程序结合使用,常常是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第四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CPA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收集审计证据,将证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意见的过程 1.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 2.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3.掌握函证 4.掌握分析程序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 包括: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 其他信息 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属于审计证据,它能够提供一定的证明力,但其证明力是不够的。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 审 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 计 其 会计信息以外的信息; 证 他 据 信 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 息 获取的信息; 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 得出结论的信息 两者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缺一不可 没有前者,审计工作将无法进行; 没有后者,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 只有结合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CPA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质量的衡量)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关性:必须结合具体审计目标来考虑 可靠性:证据的可信程度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如,检查期后应收账款收回的记录和文件可以提供存在和计价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与期末截止是否适当相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如,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和期后收款情况,以获取与坏账准备计价有关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如,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和期后收款情况,以获取与坏账准备计价有关的审计证据) 可 靠 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 判断原则: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 > 从其他来源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 > 其薄弱时 (3)直接获取的 > 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 (4)以文件、记录形式(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 > 口头形式 (5)从原件获取的 > 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