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pdf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
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大
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巧妙解释总分关系。
本文的构段关系是: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又叫总起段。
第2—4自然段具体地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是分写,是具体描写。为了让
学生形象地了解这样的构段关系,我巧妙地采用这样的方法:请班长站在讲台上,
同学们,班长好比是第一自然段,而其他小组长就是分写,是围绕班长这个
中心段来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这样一比方,学生就清楚了总起段和
分写的关系。
接着我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2—4自然段中,也有总起句和中心句,像
组长和组员之间的关系一样,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
们积极地读着课文,思考着,很快就找到了中心句、总起句。
2.以课本为本,大胆想象。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风”的声音,当学习“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
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句型:“……的声音……,
好像……”,然后告诉学生:介绍一种声音除了模仿它的发音,还可以大胆地运
用想象,把与它发音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再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以课本
为出发点,并且跳出了课本的限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让学生去
感受更多的大自然的声:雷公公、冰雹、大公鸡、小青蛙……这些都是课本中所
没有提到的。这样一来,学生既拓展了学习空间,又可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可
谓一举而多得。
二、成功之处
回顾整堂课文,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一处是:让朗读实实在在走进学生心中。
课堂教师范读,常常是教师“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学生听着是茫茫然,
效果甚微。教师的朗读课文,学生“不打心里过”,这样的朗读不仅使阅读流于
形式,而且会削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次教学中,我变换一下方法,
由我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而变为让学生闭眼倾听,捕捉文中感点,大胆想象,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第1页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全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第2页
我要求:“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都讲到了哪些声音,然
后选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声音谈谈你联想到什么,大家说好不好?”在聆听教师朗
读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是闭着眼睛,比较容易专心地体会课文的意境,这种方法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发现
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不足之处
回顾课堂,也有不足之处。
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写出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妙的声音。文中第二自然段中写
了风的声音,作者先写了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分写“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
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这句话中用了四个“不一样”,写
出了声音的不同。在指导朗读时,缺乏指导,缺乏方法。应该引导学生抓住四个
“不一样”,读出语调语气的起伏变化。用师生对读或男女生互读等方式,读出
“微风拂过”时的轻柔“狂风吹起时的热烈,来体会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四、改进措施
上完课,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拟声词、描写声音的短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