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风的形成》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docx

发布:2025-02-04约3.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风的形成》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青岛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10.风的形成》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风的形成原因、风向和风速等知识,与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的“空气的流动”一节内容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建立对风这一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释风的形成,增强对气象现象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信息处理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风的形成原因:重点在于理解空气流动和气压差的关系,以及地表受热不均导致的风的形成。

2.风向和风速的判断:重点在于掌握观察风向和风速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风向和风速预测天气变化。

难点:

1.理解气压差对风的影响:难点在于学生难以直观理解气压差是如何导致空气流动形成风的。

2.风速的测量:难点在于学生缺乏实际测量风速的经验,难以掌握风速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气压差和风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风向标、风速计)来测量风向和风速,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设计问题引导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思考风的形成原因,逐步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具备《10.风的形成》的教材,包含相关文字和图片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风的形成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3.实验器材:准备风向标、风速计等实验器材,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供学生分组实验使用。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方便学生互动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如让学生观看关于风的形成原理的科普视频。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风的形成”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会刮风?”、“风是如何影响天气的?”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风的形成原理等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风的故事”,引出“风的形成”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风的形成原因、风向和风速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如台风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风的形成与人类生活、环境保护的关系。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风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等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风的相关知识。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风的形成”课题,布置课后作业,如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天中风的动向。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风的形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推荐相关的科普书籍或网站。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风的形成原理

-空气流动的基本原理:介绍空气流动的物理原理,包括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对空气流动的影响。

-地球自转对风的影响:探讨地球自转如何导致科里奥利力,进而影响风向的形成。

-地形对风的影响:分析山脉、海洋等地形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2.风的类型和特点

-地面风:介绍海陆风、山谷风等地面风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高空风:探讨高空风的形成机制,如西风带、极地东风等。

-季节性风:分析季风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如亚洲季风、南亚季风等。

3.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风能利用:介绍风能的原理和应用,如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