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英语第二课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辟英语第二课堂
正确认识第二课堂
1. 第二课堂的概念
第二课堂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指“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 以外的语言习得和实际运用语言的环境和活动, 是学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 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课内教学为第二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堂教学又有力地促进课内教学质量的提高, 使课内的知识得以被消化、巩固、拓宽、加深。
3. 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 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持之以恒,学会学习,以实现授人以渔的最终教育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 知识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 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应用知识。因此,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十分重要。从青少年发展和其成长的规律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学生通过这种相互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所学习和获得的知识,常常是教师和课堂所不能代替的。
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部分同等重要。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而且大多都是用来进行输入,至于同等重要的输出部分却无暇顾及,这就要求第二课堂予以补充。
二、第二课堂的特点
1. 灵活性
课堂教学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和形式,课外活动则不拘一格,灵活生动,形式多样,参加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
开放性
第二课堂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活动内容和形式也更接近现实,富有新鲜的信息,比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
综合性
课堂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而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它能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智力才能的机会。即使是学科性的活动也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更注重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兴趣性
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一般要遵循教学计划的统一规定,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心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自主性
与课堂教学活动相比,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可以说,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他们是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辅导起着重要作用。
三、第二课堂的优势
1. 学习意识的形成
兴趣、动机、习惯、情绪、意志、精神共同构成了学习意识。第二课堂活动能自觉有效的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 并且能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自然的语言环境
如果说第一课堂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第二课堂的语言实践为学生们语言行为的锻炼提供了广阔的语言环境。第二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由因导果”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法, 而采取“由果溯因”的探究式教学法,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3.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由因导果”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法, 而采取“由果溯因”的探究式教学法,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4. 促进第一课堂学习
第二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准确程度, 学生的创新、协作、沟通能力也会得到改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审美观点, 对语言及文化的感悟能力也会增强。消化吸收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更自觉、更主动。第二课堂对学生英语学习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第一课堂永远无法替代的。
5. 师生同学习共提高
外语教育过程中绝不只是教师在塑造学生、学生也在塑造教师, 学生也在塑造学生。使教育活动得以在统一、和谐、平衡、循环的情况下进行, 从而达到既定目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在指导学生受益的同时, 自身也提高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同时激发起拓宽知识领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兴趣。
四、英语第二课堂的形式
1. 英语角
英语角活动是由专人负责的常设项目,每周一次。许多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同学, 都是在这里对着陌生的同学说出了第一句英语。英语角可以使学生增强信心和英语学习热情。
2. 校园英语报
校园英语报每期设有一个主题, 同学们可以就这一主题投稿,也有专门的记者负责采访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事件和人物,每期都有一名责任编辑负责最后的定稿和版面设计。可以适当进行奖励。
3. 阅读论坛
好的英语是“读”出来的,不是练习做出来的。多阅读是学好英语的最好途径,也是必然途径。古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学好语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阅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