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0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传输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较熟练的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3.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具有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4.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理论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新技术、开发新系统的初步能力;
6.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194.5学分方可毕业。
三、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感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理论、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修业年限为4年,采取弹性学制,可在3~6年获得全部学分,完成学业。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课程
性质
学 分
占总学分比例
(%)
学 时
占总学时比例
(%)
公共基础课
必修
72
37.0
1238
48.8
选修
6
3.1
96
3.8
学科基础课
必修
41
21.1
704
27.8
选修
13
6.7
208
8.2
专业课
必修
10
5.1
160
6.3
选修
8
4.1
128
5.1
集中实践环节
38.5
19.8
40.5周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6
3.1
合 计
194.5
=SUM(ABOVE) 100
2534
=SUM(ABOVE) 100
七、教学进程安排
附表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历
附表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附表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附表四、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
附表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历
学
期
周 数
起止年月日
理论教学周数
实践教学周数
教学总周数
一
2005.9.6~2006.1.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4
19
二
2006.2.20~2006.7.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
21
三
2006.8.28~2007.1.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
21
四
2007.3.5~2007.7.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
21
五
2007.9.3~2008.1.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2
20
六
2008.3.3~2008.7.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2
20
七
2008.8.25~2009.1.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2
20
八
2009.2.23~2009.6.21
▏
▏
▏
▏
▏
▏
▏
▏
▏
▏
▏
▏
▏
▏
▏
▏
√
0
17
17
符号说明:
⊙ 军训及入学教育 · 理论教学 : 考试 = 假期 ○实习 ※ 课程设计 ● 综合实验、计算机实践 + 金工实习 △ 公益劳动 / 学年论文 廿 社会实践(调查) ▲ 科研训练 ▏ 毕业设计(论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