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pdf
浙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第1页
浙江理工大学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电气
工程、控制理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广阔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理
论知识,具有较强获取知识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创新精神与
实践能力,能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电器产品生产、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维护管理及
工厂供配电系统、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产品与工程设计、系统分
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
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2.能力结构
(1)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获得良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等方面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
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素质结构
(1)品格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
(2)文化素质:具有基本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知识和修养;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4)工程素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踏实的
作风。
四、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核心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A1、英语4、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
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技术基础2、自动控制原理
六、特色课程
自学课程:英语听说、名著阅读、计算机控制系统:理论与设计
研究型课程:电机设计
讨论课:控制系统组态设计
6
浙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第1页
浙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第2页
双语教学课程:MATLAB与系统仿真、现代控制理论
七、学习年限:3-6年最低毕业学分:189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课内总学时:2458独立实践教学:33周+64学时
八、培养方案的学分分配比例
类别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合计比例
通识课程62+11179047.6%
学科基础课程36+0145026.5%
专业课程9+26104523.8%
第二课堂0442.1%
合计1444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