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doc

发布:2018-10-20约3.2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课题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前置性作业设计 读通、读顺课文。 理解文中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搜集并阅读《悼鲁迅先生》等相关文章。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预设、板书设计等) 激趣导入 说话训练,了解鲁迅。出示多媒体。 学生分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补充。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   “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初读感知 预习检查 1.自由读文,注意预习时画住的生字、词语的读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同桌互读。 2.朗读生字条里的生字。 3.检查字词: (出示字词) “ 挽联 咳嗽 逝世 恍然大悟 张冠李戴 饱经风霜 理解词语意思 (1)自由练读。(2)开火车读、跟读(相机正音 :咳嗽) 4.指导书写: 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2)选择自己认为不好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出示生字) 5.读文。(词语宝宝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了,老师相信你们再读课文时一定能读正确、读流利。) 自由读文,找出难度句段。 预设: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 指名读,评价读,练读。 要求:自由读文遇到刚才容易读错的词语,多读几遍。 6.指导读文。指名分段读——重点指导读难读段。 7.课前大家读了课文,现在打开书,浏览课文,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讲了作者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几件事,体现了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预设:(“关心女佣”----“谈论《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深切的怀念” 8.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词语: 9.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三、出示自读要求: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出示多媒体。了解每段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自读自悟 1.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2.自读自悟,批注体会。鲁迅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并批注体会。 3. 教师巡视指导。 第 二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 学生自主研讨上节课学习内容,指名讲述。 细读品味,朗读展情 一、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出示比较句子。我呆呆的望着…… 出示句子。那时候,我有些惊异了……   2.什么事使“我”惊异?    (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指导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价读,练读   3.小结: 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二、学习第二段,讨论.   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张冠李戴”什么意思? 用张冠李戴造句。   2.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怎么说?伯父的年纪比“我”大,为什么记性反而比“我”好呢?    (鲁迅先生之所以“记性好”,是因为他读书,而“我”并不是记性差,主要是读书马马虎虎)    马马虎虎(反义词)→认认真真 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 (表面上伯父是在用幽默的语言表扬自己,实际上是在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4.临走的时候鲁迅为什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