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类 胶体(必修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完整学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致同学们: 相信自己能,并用心去做,一定会攻无不克!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3、分类 小结: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1、定义 2、组成 3、分类 小结:胶体 1、定义 2、本质特征 3、分类 4、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5、胶体的提纯 6、胶体的性质 7、胶体的应用 三、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小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电解质的电离 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四、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 判断正误的原则: (1)是否符合反应事实;产物是否正确。反应物质间的配比是否正确。 (2)化学式拆是否正确; (3)符号是否正确,如:“==”,“ ”,↓,↑等。 (4)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H2SO4和Ba(OH)2的反应,不能用H++OH-==H2O。 (5)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规律。 练习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亚硫酸钡与盐酸: BaSO3+2H+=Ba2++SO2 +H2O B、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2Fe+6HCl=2Fe3++3H2 C、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CuO+2H+=Cu2++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CO3-+OH-=CO32-+H2O 小结: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的定义 2、离子方程式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6、离子共存 两种不同的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遇,结果 试剂: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Ca(OH)2溶液 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 活动与探究Ⅱ 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相应化学方程式 1. Na2CO3溶液 与CaCl2溶液混合 2. 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产生的白色沉淀 Na2CO3+Ca(OH)2 =2NaOH +CaCO3↓ Na2CO3 + CaCl2 =2 NaCl + CaCO3↓ 产生的白色沉淀 交流与讨论: 探究过程1和2中,为什么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产生的现象却相同? 反应实质相同,都是CO32-+Ca2+==CaCO3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 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使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少 ①生成难溶物,如 AgCl、BaSO4 、CaCO3 . 例: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 Cl-+Ag+=AgCl↓(白色) ②生成气体, CO2 、H2S、SO2. 例: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aCO3+2H+=Ca2++CO2↑+H2O (2)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或水。 例:烧碱溶液与醋酸反应 OH-+CH3COOH=CH3COO-+H2O Cl2 + 2I - = 2Cl - + I2 Cl2 + 2OH- = Cl- + ClO- + H2O 氯化钙溶液和硝酸钠溶液混合情况: 分析 CaCl2 + 2NaNO3 = Ca(NO3)2 + 2NaCl Ca2+ + 2Cl- + 2Na+ + 2NO3- = Ca2+ + 2NO3- + 2Na+ + 2Cl- 无沉淀生成 没有发生离子反应 无气体生成 无难电离物质生成 4.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2AgNO3 + CuCl2 == 2AgCl↓+ Cu(NO3)2 (2)、拆——把易溶于水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或弱电解质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2Ag++2NO3-+Cu2++2Cl- =2AgCl↓+Cu2++2NO3-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形式相同的离子: 2Ag++2NO3-+Cu2++2Cl- = 2AgCl↓+Cu2++2NO3- (4)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Ag+ + 2Cl- = 2AgCl↓ Ag+ + Cl- = AgCl↓ H+ + OH- == H2O H+ + OH- == H2O H+ + OH- == H2O 练一练: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2、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3、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4、氢氧化铜溶于盐酸 Cu(OH)2 + 2H+ == Cu2+ + 2H2O 注意: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2) 浓H2SO4的浓度一般为98%,基本上以硫酸分子的形式存在,用化学式H2SO4表示。 (1). 沉淀、气体、单质、难电离的物质写成化学式。 (3)酸式酸根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