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做个减法表》(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3-05约3.0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做个减法表》(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做个减法表》,属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认识减法”部分的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加法知识紧密相连,通过对比加法和减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通过制作减法表,学生能够抽象出减法的概念,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提升数学建模能力。此外,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表的制作方法。

难点:将加法思维转化为减法思维,理解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结合具体情境,如“小明有5个苹果,给了小红3个,还剩多少个?”引导学生从加法思维过渡到减法思维。

2.利用直观教具,如苹果、计数器等,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减法操作。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探讨减法表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对减法概念的理解。

4.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减法的内涵和应用。

5.强化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减法的认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音箱

2.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减法概念动画、减法操作视频、在线练习题库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苹果、计数器等)、卡片、彩笔、白板笔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减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展示一些关于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找零、分配食物等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实用性。

简短介绍减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XX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减法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减法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XX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减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减法案例进行分析,如“班级共有30名学生,有15名女生,那么男生有多少人?”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减法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减法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用减法计算购物折扣?”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减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减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减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减法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减法。

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减法应用能力。

过程: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列举生活中至少三个需要使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2.尝试自己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并用文字描述解题过程。

3.下次课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结果。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2.能力提升:

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能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减法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

学生在学习减法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4.合作交流:

5.应用能力: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计算购物找零、分配食物等。这种应用能力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减法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创新思维:

在讨论减法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时,学生能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